經過一番慎重比較,喬安對自己的定位漸變明朗。
以他當前的水平,勉強夠得著《奧法評論》的門檻,檔次更高的核心期刊就別想了。
喬安比照期刊上公開登出的投稿地址,仔仔細細抄在信封上,貼好郵票,當天下午就將論文投進郵筒。
喬安購買的是最貴的航空郵票,信件由魔導飛艇專門投遞。
奧法學會在新大陸設有一個分部,據說位於斐真屬約頓海姆殖民地的首府“新阿瓦隆”,也就是莫里亞蒂教授這次出席學術會議的所在地。
喬安打聽了一下,魔導飛艇由米德嘉德城往返新阿瓦隆,只需要一到兩天時間。
編輯部審稿,通常需要三到四個工作日。
這樣計算下來,大概等待一週左右,他就能收到《奧法評論》編輯部的回信了。
正常情況下,這封信只是通知他已經收到稿件,進入審稿流程,請作者耐心等候審稿意見云云。
編輯們通常不會深入審稿,而是將論文稿件轉交至少三位相關領域的學者,請對方擔任特邀審稿人。
審稿人出示的意見,將直接決定這篇論文是否夠格公開刊載。
事實上,大多數投往核心期刊的稿件,最終命運是被審稿人直接斃掉,連修改的機會都沒有。
喬安對這些內情,只是一知半解。
一知半解,其實還不如完全不瞭解。
不瞭解,最起碼心態坦然,投出去就算了,沒有什麼患得患失的想法。
自從投出稿件,喬安就不由自主陷入焦慮的深淵。
每天早上一睜眼,首先闖入腦海的念頭就是,“今天會不會收到期刊編輯部的回信”?
每天都在牽腸掛肚的盼著回信,做什麼事都靜不下心來,情緒也變得愈發焦躁。
在惶恐不安中度過五天,喬安終於收到那封朝思夜盼的回信。
然而當他真的拿到回信,情緒卻又發生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發自內心抗拒拆開信封。
沒有訊息的時候,他天天盼望回信。
現在真的收到回信了,他反而害怕起來,隱隱覺得信封裡裝著一個壞訊息。
倘若預感成真,那還不如當初沒有投稿,最起碼不用遭受打擊。
喬安不敢當著別人的面拆這封信,就把回信藏在懷裡,匆匆離開校園。
回到出租公寓,他把自己關在臥室,鎖上房門。
當他把回信從懷裡取出來,才發現,信封已經被緊張的汗水浸透了。
喬安坐在書桌前,屏住呼吸,鼓足全部勇氣,拆開信封。
厚厚一疊紙滑落出來,正是他投遞出去的手稿。
喬安見此情景,頓覺眼前發黑,隱隱預感到大事不妙。
定了定神,他發現信封裡還有一張紙,連忙取出來展開。
這是《奧法評論》編輯部,給他的回信。
匆匆看完這封回信,喬安如墜冰窟,渾身控制不住的顫慄起來。
彷彿噩夢成真,所有他最擔心害怕的事情,現在全都成了現實。
甚至比他事先所做的最壞的預想,還要糟糕十倍!
沒錯,這是一封退稿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