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導汽車的車輪、制動和緩衝等裝置都是特製的,踩下剎車立刻就能停下來,機動性比輪船乃至列車都要強出太多。
這種新型交通工具,原本是作為軍用載具發明出來的,最初的名字叫做“卡車”,專門用來運輸士兵,牽引大炮。
兩年前,遠征亞珊帝國的遠東部隊被譽為“車輪上的兵團”,就是因為部佇列裝了大量裝甲運兵車和牽引火炮,行軍速度遠非傳統騎兵可比,發起一連串“閃擊戰”,直接把帝國境內的防禦部隊給打懵了。
遠東大軍不到半年就打到亞珊聖城,最終贏得這場戰爭的完勝,魔導汽車居功至偉。
戰爭結束後,軍用魔導卡車訂單銳減,遠東當局又不想對國外出口這種新式載具,就鼓勵汽車廠轉向民用領域,寇拉斯堡的市政交通部門,也採購了一大批魔導汽車替代公共馬車。
本地人對這種時髦的交通工具已經習以為常,排隊從前門上車,到站的乘客則從後門下車,顯得井然有序。
喬安跟隨人群上了車,暗笑自己少見多怪。
剛剛還在嫌棄寇拉斯堡沒有軌道馬車,如今方知自己才是鄉巴佬,土老帽,其實人家早就淘汰了軌道馬車,換成了更先進的公共汽車。
幸虧自己沒有把心裡的想法說出口,不然可就真的丟人現眼啦!
車廂裡設有兩排座椅,喬安坐在就近的空椅子上,隔著玻璃窗眺望街頭雪景。
公共汽車的蒸汽引擎發出隆隆轟鳴,車輪隨之啟動,承載著20多名乘客沿著街道行駛,速度比馬車快得多。
喬安還注意到,公共汽車靠近十字路口的時候就減速停下,步行的路人則趁機快步橫穿路口。
十字路口中央豎起一根黑色鐵桿,鐵桿上裝有兩盞燈,都恆定了“不滅明焰”,呈現出紅綠兩色。
當紅燈亮起的時候,行人和車輛就在路口等候,一分鐘後紅燈變成綠燈,行人和車輛便可通行。
喬安在米德加德和萊頓城,乃至短暫拜訪過的亞珊聖城,都未曾見過這種簡單高效的“交通燈”,行人與奔馬相撞的事故,每天都在繁忙的十字街頭反覆上演,人們也都習以為常了。
寇拉斯堡的街道比上述三大城市都要寬闊平整,街頭除了行人和馬匹,還有轟鳴賓士的鐵殼汽車,可是喬安這一路看過來,別說交通事故,就連擁堵和違規穿行的情況都未曾見到。
忙而不亂、井然有序的城市交通,誠然離不開“交通燈”的引導,但是喬安覺得,這還不是純粹的技術因素,更要歸功於人的因素。
寇拉斯堡的居民,不分男女老幼都對交通規則瞭然於心,並且樂於遵守規則,這才是最難得的。
寇拉斯堡街頭的交通指示燈系統並不複雜,完全可以移植到新大陸的城市街頭,卻未必能夠收到理想的效果。
這時,喬安聽見頭頂傳來聲響,似乎是在彈奏一支輕快的鋼琴曲。
他抬頭望向發聲處,發現車廂天花板中央掛著一臺半尺見方的鐵殼裝置,表面佈滿蜂窩狀孔洞,悅耳的鋼琴曲就從這臺機器裡流淌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