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6年的抗稅運動主要發生在新大陸北方,南方則相對較為平靜,當地民眾無法對北方日趨緊張的氣氛感同身受。
特別是在亞爾夫海姆,反對出錢、出兵幫助約頓海姆人對抗斐真王國的呼聲一直存在,而且支持者還不少。
在這種情況下,卡斯蒂斯爵士認為必須找一個南方人當總司令才有凝聚力,而在所有南方將領當中,又有誰能比命運女神的選民、曾經得到過西格蒙特元帥親口讚譽的喬治·瓦薩更適合擔此重任。
……
1626年5月4日,第二屆大陸會議發表閉幕詞。
這份註定載入史冊的重要文獻由大陸會議代表中最擅長舞文弄墨的亞歷山大·傑斐遜起草,不僅宣告了一個新國家的誕生,也闡明瞭關於人類自由的普遍真理。
……
我們認為下列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人人生而平等,擁有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為了保障這些權利,人類才在他們之間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當權力,是經被治理者的同意而產生的。
當任何形式的政府對這些目標具破壞作用時,人民便有權力改變或廢除,以建立一個新的政府;其賴以奠基的原則,其組織權力的方式,務使人民認為唯有這樣才最可能獲得他們的安全和幸福。
……
大陸會議閉幕的當天,溫斯洛普總督就把殖民地宣佈獨立的訊息送往阿瓦隆。
時隔不久,《獨立宣言》全文出現在斐真各大主要報紙上,接著被翻譯成瓦雷斯各國文字,幾天之內就傳遍舊大陸。
斐真王室和議會沒有公開評論《獨立宣言》,以報紙為主舞臺的民間輿論則反響熱烈,有的贊同,有的反對,而最多的反面意見是對新大陸各殖民地普遍保留奴隸制度的譴責。
阿瓦隆一份頗有影響力的報紙如是評論道:
“這個世界上最荒唐的事莫過於,一個所謂的革命者右手簽署《獨立宣言》,左手拿起鞭子抽向他那滿眼恐懼的奴隸。”
另一份報紙做出更為尖銳的批評:
“當一群偽善者還沒有釋放自己的奴隸時,有什麼資格宣稱‘人人生而平等’?!”
……
《獨立宣言》的發表,標誌著新大陸東海岸三塊殖民地正式脫離宗主國,為了建立一個嶄新的國家,不惜與強大的“日不落帝國”兵戎相見。
與此同時,一位垂危老人,彷彿舊時代的落日餘暉,光輝燦爛而又苦難深重的一生,也即將迎來落幕的時刻。
喬安從瑞貝卡那裡得知卡斯蒂斯爵士參加了“第二屆大陸會議”,還在《獨立宣言》上第一個簽了名,還以為老人家的身體狀況有所好轉,然而就在《獨立宣言》發表的第二天傍晚,他就收到瑞貝卡發來的“短訊術”,得知卡斯蒂斯爵士病危,急忙趕去隱修莊園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