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血蚊叮咬的雄性恐獸,覺察到頸部微微刺癢,有點不太舒服,就扭了扭脖子,試圖用短小的前肢抓撓被蚊子叮咬的部位,可惜血蚊密探恰好處在它夠不著的位置。
恐獸鬱悶地低聲咆哮,抬頭望向遠處樹林。
往常遇到面板瘙癢的狀況,它總會找一顆大樹,在粗糙的樹皮上蹭幾下止癢。
然而此時它正餓著肚子,相比享用眼前這頓豐盛的大餐,頸部些許瘙癢就顯得不那麼難以忍受了。
考慮到這片區域並不安全,隨時可能有肉食性恐龍游蕩過來,搶奪自己好不容易獵獲的原角龍,這隻恐獸最後做出合乎理性的選擇——不再理睬趴在自己頸部吸血的蚊蟲,繼續埋頭進食。
恐獸吸食原角龍血肉的同時,自身也在被血蚊吸血。
血蚊吸取的血液,並非為了滿足自身生存需要,而是在執行喬安的命令,為主人採集用於研究的血液樣本。
當喬安意識到這一食物鏈條,心頭不由泛起一絲難以言表的奇妙感觸……
血蚊在恐獸身上吸飽了血,飛回喬安身邊,發出嚶嚶低鳴。
喬安摸了摸儲物袋,取出一支拇指大的玻璃試劑瓶,擰開瓶塞,讓血蚊降落在瓶沿上,將採集的血樣擠入瓶中。
當血蚊鼓脹的肚皮恢復平坦,試劑瓶中積存的血液剛好過半。
喬安身在野外,不便進行復雜的實驗操作,就抽取一道“神話之力”,直接對瓶中血樣施加“神話解析術”。
柔和的紅光自瓶口逸散出來,當中顯現出一組魔力印記。
喬安稍加觀察就發現這組魔力印記的構型很眼熟,與他之前由黑龍李錫尼的血液樣本當中解析出來的“酸蝕龍息”有六七分相似。
由此可見,恐獸由“腦洞”中噴發酸液的超自然能力,與黑龍的“酸蝕龍息”在生成原理上有相近之處。
經過進一步解析,喬安發現恐獸的酸液有兩種噴射模式。
第一種模式呈錐形散射,最大射程30尺,對攻擊範圍內所有受到噴濺的生物,平均造成6個能級腐蝕傷害——這就是之前雄性恐獸驚散大群原角龍時採用的噴射模式。
第二種模式是“集束噴射”,酸液呈射線狀激發,最大射程約為60尺,由於大量酸液集中在一個目標身上,命中後造成的酸蝕傷害比“散射模式”更高,平均約為10個能級——這也就是雌性恐獸剛才伏擊落單的原角龍時採用的攻擊模式。
恐獸無法頻繁使用這種超自然能力,每次噴射酸液過後,至少要經過半個鐘頭的積累,體內才能合成出足夠維持新一輪噴射的酸液。
在此期間,恐獸還必須吃飽肚子,畢竟合成酸液關係到一系列耗能頗大的生物鍊金反應,需要恐獸由外界攝取營養,為合成酸液提供必備的原料和能量。
如果不考慮這些限制條件,只看恐獸噴射酸液造成的殺傷力,甚至不遜於成年黑龍,也就難怪一頭體格強壯的原角龍,面部要害遭受兩次酸液噴射過後,逃出沒多遠便傷發倒地不起,遭受酸液噴濺的肌體很快就被腐蝕成了一灘膿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