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萊德將軍帶來的援兵並不多,只有一個近衛騎兵營。
帝國當局看重的是布萊德將軍光鮮的履歷和豐富的戰場指揮經驗,認為啟用這位老將取代年輕的瓦薩中校,足以對抗狡猾的路易·朱蒙維爾。
喬安在報上看到亞爾夫海姆兵團指揮權易手的訊息,儘管心裡頗有些失落,為瓦薩中校感到難過,卻也對這次人事調整抱以期待,盼望經驗老道的布萊德將軍,能夠在瓦薩中校的輔佐下,打敗氣焰囂張的路易·朱蒙維爾。
然而這一次,他等到的訊息不僅僅是失望,簡直近乎絕望!
1622年2月27日,《米德加德論壇報》頭版頭條,報道了一個令人震驚的噩耗。
就在一週前,亞爾夫海姆兵團於德林河谷遭遇海藍入侵者伏擊,血戰過後幾乎全軍覆沒。
帝國當局寄以厚望的愛德華·布萊德將軍,於此役不幸殉職。
布萊德將軍臨終前將自己的綬帶贈給副手瓦薩中校,任命他為代理指揮官,率領殘部突破重圍,撤往德林鎮。
重新接管部隊指揮權的喬治·瓦薩,於昨日被亞爾夫海姆總督諾福克爵士授予上校軍銜,奉命駐守德林鎮,緊急徵召當地民兵,試圖重整軍隊,抵抗沿河北上的朱蒙維爾兵團。
在報道的末尾,隨軍戰地記者以優美而憂傷的筆觸描述道:
“德林鎮北邊有一片荒廢的果林,冬日黃昏,沿著林間小徑登上山崗,回首南望,視線越過冰封的德林河,不用望遠鏡就能看清河岸對面敵軍營地上空飄蕩的炊煙。”
布萊德將軍遭遇慘敗的訊息,在米德加德城造成的轟動和恐慌,絲毫不亞於在萊頓港。
由於與南方前線相隔千里,人們只能從新聞報道上了解戰況之慘烈,很自然地誇大了這場危機的烈度。
多數人悲觀地認為這場戰敗給亞爾夫海姆的軍事力量造成了毀滅性打擊,萊頓港的殖民政府已經被海藍人塞進棺材,只差最後釘上棺材板了。
既然朱蒙維爾兵團已經在南方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可想而知,這將促使斐真人放棄觀望,下定出兵米德加德的決心。
如今米德加德人無法再指望來自南方同胞的支援,不得不獨自面對隨時可能出現在維穆爾河上游的斐真鐵騎,或者出現在海平線上的斐真艦隊。
布拉德將軍的慘敗,使得大學校園內的輿論風向也發生改變。
包括阿諾德在內,現在很少有人會公開嘲笑瓦薩中校——不,如今這位指揮官先生已經被提拔為上校。
先有蓋茨將軍身負重傷,後有布萊德將軍戰死沙場,可見人們之前對瓦薩中校的批評太過偏頗。
這位中校先生之所以連吃敗仗,或許並不是因為他和他的部隊太弱,而是他們的敵人——路易·朱蒙維爾將軍統率的海藍人與豺狼人聯合兵團——太過強大。
面對無論如何也無法戰勝的強敵,瓦薩上校能夠維持一個且戰且退、敗而不亂的局面,就很不容易了。
人們對瓦薩上校評價的好轉,令喬安頗感欣慰,但是一想到朱蒙維爾兵團就駐紮在自己的故鄉附近,隨時有可能橫穿結冰的河面,對德林鎮發動攻勢,就禁不住憂心如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