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生物死亡之後,魂靈便離開軀殼,只剩下一具冰冷且無意識的屍體。
在這種時候,如果大量“寄生孢子”趁虛而入,用自身“母巢意志”替代屍體缺失的魂靈,啟用一部分器官的機能,就能重新站立起來,甚至還能像生前那樣活動自如,成為“母巢意志”的一件血肉“外套”。
被孢子寄生的生物,魂靈被“母巢意志”取代,無論生前的智力水平有多高,現在的智力屬性都將變得跟“母巢意志”一致,只有2點。
巨蜥這樣的生物,活著的時候智力屬性還達不到2點,死後被孢子寄生,轉化成了孢子巨蜥,反而變得比生前更聰明,真是有點尷尬。
如果宿主體內只有“寄生孢子”,並且所有“寄生孢子”共同形成的“母巢意志”具備自由意志,那麼它就會按照自己的思想為所欲為。
然而從孢子巨蜥體現出的行為模式來看,顯然並沒有絕對的自主權,處處受到菌王的控制。
菌王為什麼可以控制孢子巨蜥,準確的說,如何控制“寄生孢子”的“母巢意志”?
在喬安看來,這存在兩種可能的解釋。
首先,“寄生孢子”是菌王體內生成的生殖細胞,相當於菌王的子嗣,很可能與菌王本人之間存在某種神秘的精神聯絡,絕對服從菌王的意志。
喬安不由回想起自己對血液樣本進行的那些“活化實驗”。
自己體內抽取的一滴血液,活化並且賦予智慧過後,形成的“活化啟蒙血蟲”,不就恰好可以類比菌王體內分離出來的“寄生孢子”?
既然“活化啟蒙血蟲”認他這個“親媽”,乖乖聽他吩咐,還積極幫他破解法術構型內部的加密符咒,那麼作為類比,“寄生孢子”形成的“母巢意志”,遵循菌王本人的意志也就不難理解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可能性,也是喬安透過觀察孢子巨蜥得出的猜想。
喬安注意到,孢子巨蜥體內並非只有閃爍綠色熒光的“寄生孢子”,同時還有大量銀色“心靈孢子”。
“寄生孢子”賦予巨蜥魂靈與活力,而“心靈孢子”則使這具已經死亡的巨蜥,重新獲得與外界溝通的能力。
或者更確切的說,“心靈孢子”是為“母巢意志”服務,“母巢意志”可以透過彌散“心靈孢子”,與周圍的生物進行精神層面的交流。
在這種情況下,“母巢意志”當然可以與菌王進行心靈溝通。
只要菌王說服“母巢意志”認下自己這個老父親,那麼接下來就可以吩咐“乖兒子”替自己做事,包括駕馭孢子巨蜥,為老父親充當代步工具兼戰鬥機器。
這個邏輯鏈條不能說無懈可擊,但是基本自洽。
兩種理論都說得通,那麼哪一種才符合事實呢?
喬安越想越興奮,起身在臥室裡來回踱步。
純粹的理論推演,已經無法幫他解答疑問,接下來唯有依賴實證手段,才有可能為他揭開籠罩真理的一角面紗。
喬安決定,明天一早就找同伴們商量一下,請大家先別急著離開蕈林,給他一些時間,用於研究孢子巨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