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安曾做過一項實驗。
當自己變成巨蜂形態,以尾針刺入生物體內,自然而然地就會興起注射毒素的衝動。
蜂針注射毒素的方式,其實與觸鬚怪的觸鬚如出一轍,都是利用簡單的液壓原理,實現高效的獵殺目的。
總得來說,觸鬚怪的戰鬥方式很簡單,鳥喙狀嘴巴,只是一個輔助武器,真正賴以狩獵的獨門利器,還是那十條觸鬚。
當觸鬚怪發現獵物,便會迅速下降到獵物頭頂,而後甩出觸鬚包裹住獵物,以觸鬚附生的尖刺扎破獵物面板,注射麻痺毒素,使之陷入癱瘓,失去抵抗力。
接下來,觸鬚怪就可以降落下來,從容不迫鑿開獵物腦殼,暢飲富含營養的腦漿,或者將麻痺的獵物拖回巢穴,留待以後享用。
喬安放下匕首,使了個“魔法伎倆”,清理乾淨手套上的血跡,摘下手套,擰開鋼筆,在筆記本上描繪出觸鬚的解剖圖。
他邊畫邊想,自己變成“洞察之眼”形態,生成的眼柄,無論外觀還是活動方式,都與觸鬚怪的肢體有相似之處。
喬安由此作出一個大膽的推測,眼魔類生物的眼梗,內部構造很可能與觸鬚怪的觸鬚有相似之處。
當然,眼梗不僅能夠充當觸鬚,末端還生長著一顆眼球,生理構造肯定比單純的觸鬚更復雜一些。
喬安握著鋼筆,猶豫要不要變成“洞察之眼”,割下自己的一條眼梗,加以解剖,驗證上述猜想。
好奇心引起的衝動,很快就被喬安的理性壓制下去。
“變身術”可以改變他的體型,但是新舊體型之間存在一定對映關係。
如果喬安變成類人生物,比如矮人,這種對映關係就比較簡單,矮人被砍斷手,那麼變回人類形態,也將失去對應的手掌。
但是變身為“洞察之眼”這樣的異怪,由於變身前後形體差距過大,對映關係也更復雜。
如果“洞察之眼”失去一條眼梗,變回人類形態以後,是僅僅失去一塊無關大礙的血肉,還是丟掉一條胳膊或者一條腿呢?
喬安無法確定,也不敢拿自己做實驗,所以這事兒還是算了吧。
等將來學會4環“變形術”,這個疑問就容易解答了。
隨便抓一群地精當做實驗體,施展“變形術”,將之變成“洞察之眼”,然後砍斷一條眼梗,再變回地精,看他們身上缺了哪塊肉,兩相對照,就能總結出變形前後的肢體對映關係。
畫好了觸鬚的解剖圖,喬安接下來就對觸鬚怪的腦袋動刀,將那層柔韌的皮膜切開,才發現腦髓只佔據顱腔內的一小部分空間,還有其它許多大大小小的腔室,用於容納觸鬚怪奇異的呼吸、迴圈、消化、生殖等系統。
打個比方來說,把一個人的軀幹完全塞進顱內,經過高度壓縮的內臟,依舊可以維持最基本的生理機能,大概就是觸鬚怪這樣子。
換言之,觸鬚怪的“頭顱”不只是腦袋而已,同時還包含著它的軀幹。
喬安搞不懂,觸鬚怪為啥會演化成這幅奇葩德行?
然而“異怪”之所以被稱為“異怪”,正因為其生理構造總是呈現出種種不可理喻的形態,喬安也就懶得多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