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安德烈,這位出身高貴年輕英俊的斐真軍官,似乎從走上法庭的那一刻就暗自下定了求死的決心,難道只是為了當面痛斥獨立革命領袖們的虛偽做派,就圖個嘴巴痛快?
他是罵得痛快淋漓了,卻以付出自己年輕的生命為代價,這麼做值得嗎?
這些疑問,沒有人知道答案。
受刑之前,約翰·安德烈給喬治·瓦薩寫了一封親筆信,首先為當初圖謀綁架對方表示歉意,隨後請求瓦薩能賜予他槍決的榮耀,死的像個戰士,而不是像間諜那樣被吊死在絞刑架上。
喬治·瓦薩收到這封信以後,再次表現出寬大的胸襟,滿足了約翰·安德烈臨終前的心願。
8月22日,約翰·安德烈被押送刑場,執行槍決,成為自從獨立戰爭打響以來,被大陸軍公開處決的級別最高的斐真軍官。
一位親臨行刑現場的記者,事後在報道中如實記錄了約翰·安德烈臨刑前發出的那句震撼人心的吶喊:
“殺害我的人啊,謝謝你們幫我獲得不朽!”
……
寇拉斯堡大使館的晚宴上,當喬安聽富蘭克林老頭講述約翰·安德烈的庭審和處刑細節過後,不由為之動容。
內心深處,甚至為當初出手抓捕安德烈興起一絲悔意。
這一瞬間的悸動,並不會徹底扭轉喬安對安德烈的看法。
說到底,約翰·安德烈就是一名間諜,就憑他策反本尼迪克特·拉瓦爾,圖謀暗殺喬治·瓦薩,判處死刑也不冤枉。
更何況,這位慷慨赴死的斐真軍官,已於身故之後得到了他渴望的“不朽”聲譽。
約翰·安德烈的遺體被送回斐真國內,受到包括國王陛下與內閣群臣在內的各界人士隆重悼念,最終以“戰爭英雄”的身份葬入阿瓦隆著名的西區大教堂,也算是極盡哀榮,得償所願了。
……
利用“施法免材”與變形魔法,喬安之前已經做過一系列實驗,得出了一些很有價值的結論。
但他並不就此滿足,後續又設計了一組實驗,嘗試在實驗環境下人工營造“無魔空間”,驗證處於無魔環境中的生物,能否透過魔網之外的渠道,與有魔環境下的施法者交換資訊。
這組實驗的核心工具就是“反魔場”。
喬安利用“反魔場”,將“維達血漿怪”種群所在的大型培養皿完全遮蔽起來。
經過這番操作,根據之前實驗得出的結論可知,在魔網服務區之內已經不存在其它“野生”血漿怪。
接下來喬安就施展變形魔法,配合“施法免材”,嘗試變成一隻血漿怪,結果不出意料的以失敗告終。
實驗的第二步,喬安將隨機選擇的半數血漿怪從反魔場中移出來,使之處於魔網暢通的環境,再次嘗試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