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當·馬福林為自己做出的辯護……還真就不能說全無道理。
然而證據表明,馬福林將軍在這筆交易中吃了大筆回扣,也是事實。
大敵當前,又有誰能心平氣和的理性分析馬福林將軍這種做法究竟是利大還是弊大?
面對洶洶民意,滿城喊打喊殺的呼聲,大陸會議不得不宣判亞當·馬福林將軍涉嫌通敵與貪腐,解除他的軍事職務。
想當初,馬福林將軍可是傑斐遜先生力薦上位的,如今馬福林案發,至少貪汙腐敗的罪名洗不脫,人們不禁要懷疑,傑斐遜先生是否也從軍購案中吃了回扣?
雖然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傑斐遜先生涉嫌貪腐,但是“識人不明”的帽子扣在他頭上,肯定是不冤的。
受到馬福林一案影響,亞歷山大·傑斐遜在萊頓港的聲望大跌,自顧尚且不暇,一時間也找不出合適的人選接替馬福林將軍的位置,事情就這麼耽擱下來,混亂局面如同滾雪球般越滾越大,千頭萬緒無從收拾。
傑斐遜先生心力交瘁,萬般無奈之下,只好寫信給他的老鄉瓦薩將軍。
在這封信裡,傑斐遜向喬治·瓦薩求助,請他火速派遣一位出身於南方的得力將領,帶領儘可能多的部隊返回故鄉,主持萊頓港防務,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
瓦薩將軍沒有讓自己的老鄉失望,立刻派遣參軍那一天就陪伴自己南征北戰、同甘共苦的老夥計納撒尼爾·格林率部前往萊頓港主持大局,並且在騎兵上校奧黛麗·羅森塔爾·錫安的強烈自薦下,任命她擔任格林將軍的副將,一同南下馳援。
這誠然是一個正確的決策,無奈出兵時已經是6月中旬,救兵來得太遲了。
1627年7月初,格林將軍和奧黛麗上校率領的兩個大陸軍騎兵旅還在南下的路上,溫斯洛普伯爵的軍隊就已經兵臨南方首府萊頓港。
危急關頭,“大陸會議”的代表們不負眾望,再次倉皇逃竄,搭乘“赫林霍恩號”出海,據說跑到伽爾提島“避暑度假”去了。
……
“大陸會議”的紳士老爺們轉進如風,給“棺材板”敲上了最後一顆釘。
萊頓城裡的駐防部隊,本來就兵力不足,武器落後,缺乏有效的組織,如今大戰將至,“民意代表”們先溜了,就連城裡最大的官兒——市政議會主席亞歷山大·傑斐遜先生——也沒有出面安撫民心,至今下落不明,八成是也拔腿開溜了,訊息一經傳出,對留守軍民計程車氣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
在這種局面下,萊頓城之戰尚未開始就註定了結局。
戰鬥於7月7日打響,城中駐軍只是象徵性的抵抗了半天就全面潰退。
事後,溫斯洛普伯爵在給諾斯首相的信中,以一種玩世不恭的口吻評價此役對手的表現:
“萊頓城之戰,叛軍對我軍的抵抗力度,略遜於胡桃對胡桃夾子的抵抗。”
7月7日傍晚,斐真大軍輕鬆攻陷萊頓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