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瞭解內情的人可能會有疑問:
大陸軍的規模為什麼一直維持在四萬人左右,就不能多徵一些新兵,壯大規模?
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缺錢!
徵兵容易發餉難,大陸軍的經費、裝備和物資補給,維持四萬人的規模就已經非常勉強了,只能等老兵合同到期,騰出一份餉額,才有一個招收新兵的名額。
願意自帶乾糧參軍的畢竟是少數,所以在軍費的硬性約束下,大陸軍的規模一直壯大不起來。
還有一個事實,對新大陸缺乏深刻了解的人往往想象不到。
大陸軍的兵力是四萬人,不等於新大陸的獨立派只有這四萬人能打仗,其實殖民地的各個城鎮鄉村,都有自己的民兵武裝。
約頓海姆、米德加德和亞爾夫海姆三大殖民地的居民總數近千萬,其中現役民兵又有多少呢?
說出來嚇人一跳,保守估計現役民兵的總數不低於三十萬!
沒錯,大陸軍的兵力,只相當於新大陸民兵總數的一個零頭。
相比獨立建國的遠景,新大陸的居民更熱衷於保衛自家眼皮底下那一畝三分地,只有當入侵者打到了家門口,才會意識到“保家”與“衛國”並不矛盾。
現在亞爾夫海姆就是這麼個情況:
蓋茨的正規軍在王子港損失殆盡,但是各地的民兵組織卻並未傷筋動骨。
基層民兵組織為大陸軍提供了充足的兵源,如今亞爾夫海姆不缺當兵的人,缺的是訓練、裝備和一位能把民兵整合起來對抗入侵者的優秀將領。
認清這一現實,喬安就不難得出一個推論:
瓦薩將軍既無餘力也無必要再次向亞爾夫海姆派遣大規模援軍,但是必須儘快選派一位才幹過硬並且在南方有跟腳的將領扛起“救火隊員”的重擔,接替被俘的查爾斯·蓋茨,重建南方戰區。
喬治·瓦薩本人似乎是最合適的人選,但是身為大陸軍總司令,一旦他親自南下“救火”,又有誰能替他坐鎮鍛造谷,穩住北方的局勢?
喬安暫時還想不出一個兩全的方案。
接下來的一個星期,喬安除了日常修行,教導養女伊南娜學習魔法,也在密切關注新大陸的戰事進展。
轉眼到了5月下旬,喬安收到羅蘭來信,得知前不久才回國的維格拉夫將軍又被皇帝陛下打發回新大陸去了。
可憐的維格拉夫將軍,天生勞碌命,臨行前還特地從遠東軍事學院選拔了一批精英教官,組團前往鍛造谷,協助瓦薩將軍訓練新兵。
哪來的新兵?
查爾斯·蓋茨在王子港率部投降,不就空出兩萬個餉額了嗎?
有了餉額,在新大陸不愁招募不到樂於扛槍吃糧的精壯小夥。
問題是,槍從哪兒來?
王子港之戰,兩萬大陸軍官兵投降的同時,也被迫交出了上萬杆步槍,使得大陸軍武器短缺的現狀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