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守米德加德城的亨利·克林頓將軍,直到瓦薩兵團攻佔格林茅斯鎮那天,才得到大陸軍分兵南下的確切訊息。
在那之後的半個多月裡,克林頓將軍一度猶豫要不要殺個“回馬槍”,奪回自由港。
然而考慮到自由港還有馬格尼兵團和哈康兵團駐守,再加上大陸軍的矮人盟友在後方支援,克林頓將軍再三猶豫過後,最終放棄了這一冒險計劃。
事後證明,克林頓將軍做出了一個明智的抉擇。
雖然這並不能挽回斐真軍在1628年的新大陸戰場上陷入被動的命運,至少使成千上萬斐真官兵免於白白犧牲。
……
自由港與王子港相繼失守,萊頓城面臨叛軍圍攻——這一連串壞訊息傳回斐真國內,令諾斯勳爵及其閣僚急得好似熱鍋上的螞蟻,卻又無能為力。
萊頓城岌岌可危的處境,並不能促使斐真議會中的紳士老爺們放下分歧,團結起來解決當前的危機。
修改過後的增兵方案,再一次被議會中的反對派駁回,已然絕望的諾斯勳爵,只得去向喬治三世訴苦,請求國王陛下親自出面干涉。
按照斐真憲法,國王是這個國家的最高軍事統帥,擁有宣戰和媾和等權力,但是不經議會投票透過,國王也無法大規模調遣軍隊,供其自由支配的部隊只有兩支——皇家禁衛軍和皇家法師團。
皇家禁衛軍是喬治三世的御林軍,當然不能派往新大陸作戰,那麼僅有的選項就是派遣皇家法師團出征。
諾斯首相頗費了一番唇舌,總算說服喬治三世點頭,當天下午就召見了首席皇家大法師“馭龍者”約翰·迪伊。
迪伊大師對新大陸殖民地的戰亂也有所耳聞,聽了諾斯勳爵的講述,撫摸著白鬚沉思許久,過後嘆了一口氣。
“陛下,爵爺,為國家效勞是我們皇家法師的義務,但是坦率地講,即便皇家法師團前往萊頓城參戰,恐怕也扭轉不了戰場上的大勢。”
“大師,您這麼說會不會太謙虛了?”
喬治三世眉頭緊鎖,面露不悅。
“皇家法師團共有三十二位準傳奇施法者,再加上您這位傳奇大法師領銜,聯合起來施展法術,應該不難擊退萊頓城外的叛軍。”
“陛下,如果叛軍當中沒有傳奇級別的施法者,您這麼說當然沒錯,可惜這不是事實。”
迪伊大法師苦笑一聲,接著說:
“據我所知,叛軍之所以能夠在德林鎮打敗康華利將軍的部隊,還摧毀了一臺傳奇巨像,離不開一位年輕法師的幫助。”
“此人名叫喬安·維達,出身於亞爾夫海姆殖民地,是叛軍首領喬治·瓦薩的同鄉,兩人早就相識,關係不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