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遊戲競技>法師喬安> 第59章:騾子發明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9章:騾子發明家 (1 / 2)

“那是公驢與母馬生育的混血動物,阿薩族人稱它們為騾子。”

瓦薩少校向訪客介紹自家培育的大牲口,臉上浮現自豪的笑容。

“在亞爾夫海姆乃至整個新大陸,我家是最先培育出優秀騾子的牧場。”

“事實上從十多年前開始,我就對育騾技術產生濃厚的興趣。”

“這些年來,每逢休假我就對所能蒐購到的各種驢和馬進行雜交配種實驗,從後代當中篩選出最優秀的騾子。”

“這項事業進行得卓有成效,要不是必須將大部分時間和精力花在軍營裡,說不定我有機會憑藉這項發明,成為一個留名史書的畜牧專家。”

喬治·瓦薩並不是世界上第一個嘗試對驢與馬進行雜交配種的人。

事實上,他是從家中一位阿薩族出身的牧人那裡學到這門早已流傳於土著部落的畜牧技術。

公驢和母馬雜交所生的後代“騾子”,原本就是阿薩族古語中“雜種”的意思。

儘管阿薩族人最先發明瞭培育騾子的方法,但是並不十分重視這門技術。

畢竟騾子這種生物存在致命的先天缺陷,幾乎無法生育後代。

與其費心費力培育騾子,還不如去捕捉馴化草原上成群的野馬和野驢。

喬治·瓦薩,很可能是新大陸第一個接觸到並且非常重視育騾技術的莊園主,也是第一個採用科學方法培育優良騾子的畜牧從業者,更是第一個在報上撰寫文章,積極向“文明社會”推廣這種混血牲口的宣傳者。

假使將來有一天,騾子被廣大殖民者接受,成為一種地位不遜於牛馬的牲畜,那麼喬治·瓦薩憑藉他在改良和推廣騾子這項事業上做出的開創性貢獻,的確有資格在新大陸的史書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喬治·瓦薩熱衷於培育和推廣騾子,絕不是因為好玩或者為了沽名釣譽。

十多年的畜養實踐表明,騾子這種牲口既具有驢的耐力和負重能力,又有馬的勇敢與強壯,頭腦聰明,任勞任怨,還不挑剔飼料,役用價值比馬和驢都高。唯一的缺陷是雌騾盆骨不能開合,無法生育後代。

弗農山莊這些年來培育出的騾子,大部分出售給了買不起耕馬和役馬的自耕農或小農場主,自家牧場只保留了57頭成年騾子。

前不久遭遇怪蟲襲擊,致使牧場損失了八頭騾子,就連那位幫助喬治·瓦薩培育騾子的阿薩族老牧人也不幸遇害。

向喬安他們講述這起不幸事件的時候,瓦薩少校臉上沒了笑容,為失去那位老牧人深感惋惜。

騾子的確像瓦薩少校所說,比驢更聰明,也不像馬那樣容易受驚,很平靜地接受了阿吱和班尼老師騎在它們背上的事實。跟隨騎乘高頭大馬的瓦薩、喬安和小喵,不緊不慢地在牧場中蹓躂。

“那邊就是掘地蟲潛伏的地帶,我們就在這裡下馬,免得驚動那些躲在洞穴深處的害蟲。”

瓦薩少校指著河畔草地說。

喬安翻身下馬,循著瓦薩少校手指方向望過去。

依芬河隨著山勢起伏蜿蜒流淌,河流左側靠近牧場的緩坡地帶生長著茂密的苜蓿。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