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
葉恪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葉楣,見葉楣似乎也沒什麼特別的反應,便是鬆了口氣。又試探的問:“姐,你覺得不好嗎?”
“不好?”葉楣詫異的看了他一眼,隨即笑了:“這有什麼不好的,進了宮之後便是榮華富貴一生,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莫非你以為我那麼蠢,便是唾手可得的富貴都能拱手讓出去。”她道:“我本來就想嫁一個身居高職之人,這皇上便是天下最尊貴的人了,做皇上的女人自然沒什麼不好。”
說話的功夫,葉楣便又恢復了從前那般風情萬種的模樣,看著倒像是十分贊同葉恪說的一般。葉恪見此驚醒,便是拍手笑道:“我就說了!爹之前還怕你不同意,一定要我來勸你,我便知道他是多此一舉,這樣的好事,姐自然會應,又不是傻子,何來推脫一說?”
他放鬆之下,竟是將自己是奉葉茂才之命來勸說葉楣的目的和盤托出了。葉楣目光閃了閃,笑道:“爹大約是不瞭解我,可你是我弟弟,你還不瞭解我麼。”
“姐,你說,要是你進了宮,得了皇上的寵愛,可別千萬忘了我這個弟弟。”葉恪道:“如今爹已經帶我進了官場,日後有你這個姐姐幫襯,我的路只會越來越順,說不準,這隴鄴眾人對要聽命與我們姐弟二人。到時候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好不得意。至於那個勞什子皇后,便是個擺設。如今連那個懷了龍種的靜妃也沒了,你若是進了宮,宮中何人是你的對手,必然是一帆風順的。”
葉楣也笑:“自然如此。”
葉恪得了葉楣的保證,似乎十分滿意,也終於解決了後顧之憂,又說了一會兒話,興致勃勃的與葉楣討論他的仕途之路該如何走,便離開了。等葉恪走後,葉楣的臉色就冷了下來。
葉茂才竟然這麼快就收買了葉恪,倒也不意外,葉恪這一輩子最盼望的就是手握重權,呼風喚雨。葉茂才給葉恪畫了個餅,葉恪心動,這足以令葉恪犧牲自己的姐姐。況且在葉恪眼中,進宮去做皇帝的女人大約是一件求都求不來的好事,卻不曉得這其中的步步危機。因為永樂帝這個皇帝太難掌握了,還有個頭腦清明的睿親王在一邊虎視眈眈著。
葉恪和葉楣一樣,都是極端自私的人,在面對自己的利益之時,手足的情意便也算不了什麼了。想來若是葉恪知道了葉楣去做皇帝的女人並沒有那般好,也不會改變自己的主意,因為他自己的仕途更重要。
可是葉楣又怎麼會甘心給葉恪鋪路。
葉恪走了後,葉楣站起身來,在屋裡走了兩圈,這顯得她有些焦慮。
但是她也明白,葉恪現在,在某些方面,算是她的敵人了。
她想了很久,最後終於下定決心一般的站起身來,卻是將屋裡的箱子開啟。那是葉夫人在她回來的時候為了補償她給她做了幾十套衣裳,都是時下流行的款式,料子也是頂頂好的。葉楣在箱子面前蹲下身來,開始認真挑選起來。
另一頭,沈妙也得知了從莫擎嘴裡打探回來的訊息。
“金星明?”沈妙皺眉問。
“除商鋪之子的身份外,其他都無甚特別之處。”莫擎道:“不過從欽州突然到了隴鄴,似乎在處理幾筆生意,都是金家的幾處長線生意。就這麼處理了,預示著近幾年金家都不打算接生意。”
“不打算接生意?”驚蟄忍不住開口道:“那吃什麼呀?”
“看來是準備離開了。”沈妙沉吟:“那有沒有訊息,金星明最近有離開的動向?”
莫擎一怔,道:“夫人猜的不錯,他還變賣了一些東西折成銀票,似乎要遠行,準備了大量銀兩。”
沈妙瞭然:“你再去查一查,這個金星明最近有沒有和哪些人有關聯。還有他準備的一些衣服,去哪裡,準備出行的東西總能看得出端倪。短行還是長行,北地還是南國。若是有和他聯絡密切的人更要注意。也切勿放鬆對葉楣姐弟的查探,若是金明星和葉楣私下裡有往來,一定要跟住。”
莫擎領命離去。
驚蟄和穀雨一邊在燈下縫衣服,穀雨一邊道:“夫人,可是那葉家小姐和商鋪之子能有什麼關係?莫非她心悅那金少爺,所以便是連對方的商戶身份也不在意了,非要與他在一處?”
沈妙微微一笑,搖了搖頭,道:“你知道藤草嗎?”
“這個奴婢知道!”驚蟄一聽連忙道:“奴婢以前住在鄉下的時候,院子裡到處都是藤草,一到春日,須得一株株拔掉,若是不拔掉,就將旁的樹纏死了。”
沈妙道:“葉楣就很像那藤草。”葉楣就很像藤草,這藤草有極強的生命力,無處而不在,最重要的是,隨便哪個男人都能成為她的“樹”,她依靠著這些樹不斷向上爬,汲取著陽光雨露,不斷強韌的生長著,直到攀到最高的那一株。
而在她生長的過程中,那些樹都被她纏著耗盡養分,最後枯死了。
驚蟄和穀雨面面相覷,半晌後,驚蟄小聲道:“她有那麼厲害麼?”
“這種藤草乍一看很強,卻也有一個致命的特點。”沈妙道:“一旦她的最後一顆‘樹’死了,沒有其他東西可以給她提供養分,她也就隨之而去了。”
“依靠什麼,最後被剝奪的時候,才會最慘。”她說。
毋庸置疑,葉楣一定是想要在金星明身上得到什麼。一個商戶之子,既然到處了結生意,似乎要離開,那顯而易見,葉楣是想要搭上金星明這艘船上岸,離開葉家這個深淵。
不過,沈妙又怎麼會讓她如願?
葉楣的結局,這一次,就讓沈妙來替她註定吧。
一連好幾天,謝景行都未曾回府了。就連鐵衣也不在,問起從陽,一問三不知,感覺府裡的侍衛們都要比往日裡更忙些。
再不多時,京中突然傳來一個訊息。原鎮南將盧家正淳帶兵造反,屯兵於汝陽城,在汝陽城佔地為牢。與皇室正式作對。
這訊息幾乎是讓隴鄴百姓都震驚了,聽聞那盧正淳本來手下的兵就不少,加之這麼多年一直在暗中招兵買馬,擴充兵力,汝陽城本就地勢廣大,被他這麼佔領下來幾乎讓人意外。盧家的確有和皇家對抗的勇氣。
沈妙帶過來的沈家侍衛們都對此有些驚疑,倒是沈妙不疾不徐,古人云先抑後揚,謝景行和永樂帝大約想做的就是這樣。先給盧家一點甜頭嚐嚐,盧正淳那般的武夫,自然會因為如此就覺得皇室懼怕與他,掉以輕心,越發自大,這樣才能讓皇家更好的佈置,給盧家來個一網打盡。
雖然對謝景行極有信心,沈妙也不認為盧家真的有和謝家抗衡的能力,沈妙擔心的是另有其事。雖然盧家張狂,可畢竟只是針對皇室,在百姓眼中,盧家就和當初的謝家一樣,有著當初打江山的汗馬功勞。雖然如今說是造反,可是盧家也有嘴,盧家的紅口白牙,張嘴就說是皇室逼他們反,甚至說當初孝武帝之死也和永樂帝脫不了干係,敬賢太后算是外戚專權,和永樂帝母子合謀害死孝武帝和其他皇子,這皇位來的名不正言不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