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著帷帽的女郎從馬車上下來,抬頭望著這長江奔騰,又有群山連綿。
而後又看著這江曲處,實在是別有風情。
置身其中,分外有莊子,屈子歸隱之意
右濱長江,左傍連山,平陵修通,澄湖遠鏡。
於江曲起樓,樓側悉是桐梓,森聳可愛。
號為桐亭樓,樓兩面臨江,盡升眺之趣。
“女郎,此處何如?”
謝令姜登上樓,看那遠方,蘆人漁子,氾濫滿焉。湖中築路,東出趣山,路甚平直,山中有三精舍,高甍凌虛,垂簷帶空,俯眺平林,煙杳在下,水陸寧晏,心中不覺有些愜意。
“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雲興霞蔚。”
“此處足為避地之鄉矣。”
“這便是我謝家將來的基業。”
攏了攏身上的衣裳,春寒料峭,似乎有些冷,可是又似乎想起來了什麼,倒是有些未雨綢繆的味道,她不禁有些哂笑。
謝令姜悄無聲息的買下了這裡上千畝的土地,而後又風塵僕僕的返回了建康城。
阿兄經歷了一場不見天日廝殺之後,京都還有一場不見刀光劍影的戰爭,等著她。
桓溫北伐後,桓二娘子桓玉霞似乎又登上了舞臺。
桓伯子的婚事如約舉行,而令建康城漸漸有生氣的是曾經的太子殿下,如今的新帝要大婚了。
迎娶的正是那位何氏的淑女。
提前去何氏添妝,眾人終於見到經年未見的謝令姜。
彼時謝二娘子謝道聆正在談笑,如今建康風光的娘子裡自然有他,桓溫如今也著重陳郡謝氏,而她,謝二娘子謝道聆,此時正是風光時候。
言語間大家談起陳留阮氏的那位二郎君,如今史上最年輕的太傅阮遙集。
“謝二娘子,聽說阮郎君是你嫡母的親侄兒?”
好事的女郎前來,寬衣大袖,眉眼精緻。謝二娘子謝道聆微微一笑,好半晌才想起來這位是高陽許氏許詢的嫡女許芸姜,今年好像才十三,她摸了摸袖子上的金絲。
“聽說令尊許玄度大人靜心寡慾,不慕世利,更不想參與政治。朝廷一再請他出來做官,他都婉辭不就。沒想到許娘子別出心裁,倒是獨秀得很。”
許芸姜沒想到在人群中長袖善舞的謝二娘子謝道聆居然忽然帶著刺的這樣過來刺了她一句。
她睜著一雙無辜的眼,“好端端謝二娘子怎麼說話帶刺兒?我阿耶不喜歡當官是他不喜歡當官,可也不是我要當和尚,各個都說這陳留阮氏的二郎君,如今史上最年輕的太傅阮遙集真是了不得。你嫡母不是陳留阮氏的麼?”
誰知道這從哪冒出來的許娘子竟是嘴上半點不饒人兒,大大方方的開口,反倒叫謝二娘子謝道聆顯得有些促狹。
眾人一時之間不知道是該等這個謝二娘子謝道聆說出答案,她們確實是對這個陳留阮氏的阮家郎君感興趣,新帝登基,這位可是炙手可熱的權貴。
還是應該要沉默是金,避免此時尷尬的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