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美的舞姬們穿著粉白的衣裙,扭著腰肢在廣場中央翩翩起舞,水袖隨著舞動搖擺,髮絲在旋轉間飛舞。
四周圍坐的王公貴族們推杯換盞,在樂曲之中陶醉得不亦樂乎,年輕的公子小姐們也藉此機會暗自觀察,找尋有可能成為自己另一半的人選。
一曲終了,窈窕的舞姬們腳步輕盈地慢慢退去,即使她們再美麗,這樣的場合也不是屬於她們的主場,真正的重頭戲是屬於這些在臺下躍躍欲試的公子小姐們。
這些世家公子和名門貴女們都清楚,若是在這樣的場合有些出彩的表現,那麼他們的前路想必會更坦蕩一些。
基於此,公子們希望藉此機會某得一官半職,貴女們想要憑此覓得上佳之婿,有如此好的機會他們怎麼能不好好把握?
第一個走上前的是洛郡王家的女兒,洛迎郡主,年紀還小才十一、二歲,身穿桃粉色對襟羅裳,還梳著一雙童子髻,粉白的小臉帶著笑容走上前去。
“家父說今日晉祁迎來了兩位貴客,因此作為主人我們應該盡地主之誼。”小女孩兒的聲音還帶著童聲的清脆,有模有樣地學著大人說話的樣子將不少人都逗樂了。
皇后見程雄也是面帶笑意,她也笑著問道:“那你準備如何盡地主之誼啊?”
只見她舉了舉手裡的一個托盤,裡面放著兩個平安結,這平安結大街小巷都可見,為祈求家人平安家中常會掛一個,也有不少年輕男女以此當做情感的信物,寄託海誓山盟,可是能被拿到宮宴現場的就不是一般的平安結了。
一個太監從洛迎手中接過托盤,呈了上去。
硃紅的繩結末端串著兩顆晶瑩翠綠的玉珠,在玉珠與平安結中間的繩子上是一塊半根手指長的檀木牌子,上頭寫著“四海昇平”。
洛迎又說話了:“這是臣女和父母一起去嶺南寺廟求來的,希望天下四海昇平,祥樂安泰。”
文瑞雪看著場上的小女孩兒,不禁暗歎這郡王的禮送得精妙,那兩顆玉珠一打眼便可見出是玉中精品,平安結又是從廟中求來的是以也不好用銀錢衡量,再加上那兩顆玉珠的關係也是很拿得出手。
而且這“四海昇平”的字眼又表明了今天這個宴會是為了如今天下太平,也期望以後能夠和平。
除此以外更加有意思的是“四海昇平”這個詞本身就有一些上位者的意味,將寫著如此字眼的平安結送給容瀾和南宮陵,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將晉祁放在天瀾和蘭臨之上的意味。
可是這禮是從一個孩子手裡送出來的若是不接又說不過去。
太監躬身舉著托盤,恭恭敬敬地將托盤呈上去,文瑞雪饒有興趣地等著這臺上二人如何化解。
容瀾古井般的眼眸絲毫沒有波瀾,清冷的聲音響起:“《禮記》有言,男女七歲不同席,郡主雖還年幼,但這禮無論是為了祖宗禮法還是郡主清譽,送得都不大合適。”
容瀾一席話說得順暢,可是卻佔著道理,平安結確實是有些私密的物品,郡主再年幼也於禮不合,雖說如今民風開放,倒不至於男女不得相見,可是作為送給別國太子的國禮的確是準備得不合適的。
而且,這禮本身就有給容瀾和南宮陵下絆子的意思,容瀾不會看不出來,既然本就不報善意就得做好被打臉的準備,何況容太子一番話有符合禮法、張弛有度,的確是展現了一國太子之威嚴。
容瀾話音一落,明顯感到整個會場的氣氛都變得有些緊張,面前託著托盤的太監不敢抬頭,只是更努力地把托盤舉過頭頂,把自己伏得更低,唯恐殃及自己。
程雄的面色也不太好看,可是又不能發作,原本接機打壓的情況沒出先,竟然還叫人扣了一頂不懂禮法、舉止不宜的帽子,但是偏偏那容瀾又一副為了洛迎郡主好的君子樣,更是讓程雄的火氣只得嚥進肚子。
文瑞雪瞧著臺上引經據典的容瀾,張口就是《禮記》、清譽,擺出一副皎皎君子溫潤如玉的樣子,實際上根本就是城府極深,黑心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