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李俊東的要求,方達重新找回原來有聯絡雅聲娛樂的兩家縣級電視臺的客戶,又接了兩個與電視臺作的單子,接到李俊東的電話時,他與朱惠還有幾個樂手與音響師正從枚陽周邊的一個縣城往回趕。
他說再過半小時左右才能回到枚陽,李俊東說晚上老地方一起吃飯,掛了電話,他也開車過去,把酒菜點好之後,方達與朱惠就過來了。
李俊東問他怎樣,方達說:“我可是完全照你的要求去做的,一個兒童節目都是按大明星演唱會的水準去做的,鐵定虧本!”
李俊東就笑說:“要賺大錢,先虧點本也不怕!”然後再問他們對他上次提議的與衛視合作做全國性音樂選秀的事有什麼想法。
方達說:“我們仔細想了想,這搞全國性的選秀,國內比較有影響力的只有青歌賽,但這是體制內的選拔方式,一紙通告發下去就有全國各省市的文聯藝聯支撐,各種人才就會被推薦上來,我們作為民企沒有這種資源,真要撒下網去找人,投資就大得嚇人,估計光投資就得花上一兩千萬。再加上到衛視買時段以及全部的操練、錄製,為了這個專案,沒有三千萬根本行不通。”
透過方達的話語,李俊東知道他還有多重顧慮,並且三千萬的投資在李俊東眼裡很明顯遠遠不夠。
他說:“你的估算太保守了,全程下來沒有五千萬絕對不夠花,另外就我們直接去找省級衛視買時段也是不成立的!”
國內衛視改制自2001年就開始了,理論上只要雅聲娛樂夠魄力肯出錢,直接去衛視臺買時段,然後自主錄製自己的節目就可以播出。
但事實上要在省級衛視上播出的任何節目,沒有電視臺的參與或監製,在廣電總局那邊要透過的機率相當小。
雖然從體制上說衛視與民企合作搞電視節目已無障礙,但衛視畢竟是體制內的單位,是黨國的喉舌,自有固化的思維模式不易打破,國有機關單位的架子擺在那裡,絕對不會輕意放下身段跟中小民營企業進行大專案上合作。
所以要與枚江衛視合作搞出一款全國性音樂類真人選秀,憑雅聲娛樂現有的規模與資質幾乎不太可能,李俊東首先要做的事就是擴大公司的“規模”,就算拉空架子也要極力粉飾自己。
營業執照必需變更,註冊資金至少弄到5000萬人民幣以上。
公司的名稱也要改一改,最好把原來的唱片娛樂公司,改為更加高檔大氣上檔次的文化傳媒公司,另外目前雅聲娛樂的股份結構過於簡單,是李俊東與方達五五合資,從現代企業的角度,也不是穩固的模式,最好也要變通一下。
把自己的這些想法說出來,方達就打了退堂鼓。
然後李俊東話語一轉:“既然想賺大錢,就要捨得投資!”
方達說500萬我們都沒有,這五千萬又從何而來?
李俊東說你別忘記了,三年前我剛開始搞這雅聲娛樂時,你們夫妻倆加起來也沒有10萬的現金吧,而那時我更窮,五萬塊都是借的。
方達想想也是。
李俊東說跟著我做生意,你就不要擔心,你們夫妻現在想辦法去借錢,能借多少算多少,剩下的我來想辦法。
朱惠說就算我們拼了命去借,頂我也就能湊兩三百萬出來,相對於五千萬來說也是杯水車薪。
李俊東說:“五千萬也不是要一次性到位,把專案的盤子拉開之後,別忘記了我們還能拉廣告,所以前期只要湊出一千五百萬來,估計這個大計劃就能玩得轉。”
方達想想也是,便又問:“我們的管理方式都是自己摸索出來的,真的營運這樣的大專案完全沒有經驗,如果真的要搞這專案,沒有高階管理人才到時候會出大漏子。”
喝了一口酒,李俊東說:“沒錢找錢,沒人找人,這樣的專案我也沒搞過,這五千萬的投資我至少在人才方面至少估算了800萬。鄭江那邊是我們音樂專業方面的核心人才,年薪一百萬加提成分紅,到時再為他配備至少四個年薪20萬以下的高階副手,另外整個專案總負責、總策劃以及法律、方告、公關方面的專業人才,我再為他們準備年薪200萬……而你與朱惠到時只要負責後勤與財務。”
李俊東侃侃而談這裡一百萬,那裡一百萬,方達與朱惠聽得是心驚肉跳。
最後賺錢的誘惑還是讓他們戰勝了恐懼,三人最終就正式啟動新的專案達成一致。
方達手上的業務正忙,次日,展成雙被調到雅聲娛樂任前期的專案總監,兼公司的行政與人力資源總監,雅聲娛樂的一個龐大的計劃正式啟動。
因為前世的記憶李俊東知道芒果臺的超級女聲在2004年就要播出,相信很快也會籌備,所以他對展成雙的要求就是兵貴神速。
從最初的歡樂谷的活動專員,到俊慧投資的人力資源總監,再到現在雅聲娛樂的真人秀專案的總監,二年多來展成雙跟著李俊東一路成長,天賦不錯的他一邊工作一邊充電,現在已有了一些職業經理人的特質。
一個計劃投資五千萬的大專案在手,他意氣風發,一上手就讓人刮目相看,在李俊東的一筆短期過橋貸款的配合下。
只用了四天時間,他就與一家代理機構把原來的枚陽市雅聲唱片娛樂有限責任公司的營業執照變更成了:雅聲傳媒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