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重生之帝國大亨> 第187章 購房計劃(2)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87章 購房計劃(2)

接到李俊東的電話阮勝確實很意外,更意外的是李俊東找他竟然是為了一件私事。

自從在校園招聘會上遇上李俊東,一晃就半年過去了,無論是原來在騰龍健身館還是進入萬慧地產,他的每一份工作都做得相當出色。

但無論他的工作做得多出色,都改變不了他是一名應屆畢業生的身份,萬慧地產在沒有接下高新區商業樓盤的專案之前就幾個人,後業接下了商業樓盤之後張建嶺自然得繼續招人,全公司一下子就由有限的幾個人迅速變成了十幾個人,而大部分新來的人都是張建嶺原來的同事或屬下。

李俊東還是在校學生,梅花負責與展成雙負責主導俊慧投資並不在萬慧地產掛職,萬慧的另一個老闆宋凱文因為出於對李俊東的信任也只派了一個文職人員加盟,張建嶺當然明白隆叔與阮勝這個負責質量監督的組合同時更重要的意義就是監督他這個總經理。

所以他表面上對阮勝與隆叔都相當客氣,內心裡當然是希望他們參與核心業務,不過阮勝的工作能力很強,很快就跟他團隊下面的一些老部下打成了一片,還是讓張建嶺有些不高興。

隆叔是李俊東的老鄉,張建嶺不敢拿他怎麼樣,但對阮勝這個沒有任何根基的新人有時難免找他一些工作上的小失誤已宣示自己這個總經理的權威。

特別是高新區的商業樓盤順利完工之後,李俊東並不關鍵開盤銷售,第二個專案又沒有即時上馬,在這個沒有建築工程外包的時段,隆叔還要時不時地幫李俊東關注紅峰市場的油漆銷售業務,阮勝就基本上沒有什麼工作。

手頭上沒有核心工作,上司還時不時地“關懷”一下,阮勝在萬慧的位置就有些尷尬,在那段時間,阮勝已不止一次地產生了離開萬慧自己出來做的想法。

雖然他是學建築的,如果他離開萬慧的話,直接開房地產開發公司是不可能的,最大的可能就是聯合自己的一些同學朋友開一家小小的建築公司,然後去接房地產外包業務再轉包出去。

他有這個膽量,但同時知道自己僅僅只跟了一個建築工程專案,更主要的是手頭上資金與人脈的積累都不夠,所以就一直按兵不動。

好在萬慧地產很快就拿下了第二個工程專案,他與隆叔又有了具體工作。

現在第二個專案正幹到半途,他每天忙著本職工作之外還在不斷的學習與積累人脈,對於一個有著遠大想法的年輕人,他比一般人都更珍惜時間。

正在這個當口,李俊東的電話就來了,電話裡他先簡單地說了一下自己想法,說想讓他抽時間瞭解一下枚陽最近在售的花園小區,他想在離校後在枚陽買一套房子安個家。

李俊東身邊親近的人很多,阮勝知道這事兒就算李俊東不想自己一個一個樓盤跑,最合適幫他的人當然是現在與他關係最近的劉魁,再另外讓梅花去挑房子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萬慧地產懷俊慧投資沒有嚴格分家,他與梅花打交道見面都挺多的,知道梅花也想在枚陽買房,這事兒李俊東不可能不知道。

所以他就覺得奇怪,不過既然是老闆交待的私事,那他就得儘量做好。

電話裡阮勝問李俊東有些什麼要求,李俊東因為不確定母親會不會上枚陽來,所以他有兩套預案,一種是一百六十平以上的大戶型,一種是十百平左右的中戶型,但花園小區的各項設施一定要完善,特別是門禁與保安制度。

電話對面阮勝一邊聽一邊記錄,聽完一遍之後再複述一遍,經李俊東確認無誤後他說這幾天下班後他會抽時間去了解的。

李俊東問他在工作中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阮勝說一切都好。

因為聽隆叔那邊反映阮勝在與張建嶺的工作交往中曾發生過不愉快,他打這個電話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因為前世的記憶他確定,假以時日阮勝會比行業中的老油條張建嶺強上十倍百倍不止,這麼大一個人才放在公司的基層崗位上時間久了不起用,流失就在所難免,他把一件私人的事交給他去做,剛好可以加深二人之間的感情聯絡,讓阮勝在不受張建嶺待見時還知道有更高層的老闆在關注自己。

當然同時他也想知道如果自己主動聯絡他關心他的工作情況阮勝會不會有什麼話想對自己說,但阮勝什麼也沒有說,李俊東知道一個有主見有能力的人,是不會輕意向上司可領導去抱怨的,這又是一種優良的品性。

2002年的枚陽商品樓盤比99年時多了一倍不止,全市同時在售的帶花園小區的樓盤就有十幾處,先透過價位淘汰,再透過電話聯絡有無合適的戶型,最後經過實地考察,用了四天時間阮勝就根據李俊東的要求製成了一張詳細的統計表,把每個樓盤的優劣做了一個比較,並重點推薦了兩個相對高檔的樓盤為五星推薦。

細節決定成敗,看到阮勝送來的完美答卷,李俊東知道像他這樣的人成功是擋不住的。

買房的事先放到一邊,李俊東當面問他對公司的管理與經營有什麼看法,阮勝不好跟電話裡一樣要馬虎眼,就略略談了談他對公司的一些想法,李俊東覺得都很中肯,然後再問他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什麼規劃。

阮勝說畢業才一年,現在最主要的任務還是學習。

李俊東的記憶裡他最終是開了建築公司起家的,所以他很確信這段時間裡他的工作一直跟外包的建築公司打交道他一定有想法,就主動提出一個想法說:以目前萬慧地產外部環境來說,以後要開的新專案只會越來越多,可不可以自己在萬慧地產下面再成立一家建築公司,這樣一樣應當可以賺取更多的一部分利潤。

果然一聊到這個話題,阮勝的話匣就開啟了,他開始談他的想法。

建築公司跟房地產開發公司分開是有必要的,這樣可以簡化管理程式,讓各個分公司互相獨立,但如果真要成立建築公司的話從管理上說不應當把它掛在萬慧的名下,還應當把它掛在俊慧投資的名下,讓它成為萬慧公司的兄弟公司,以後萬慧公司負責接專案,新的建築公司負責承建,雙方形成客供關係,都獨立核算各對俊慧投資負責。

看來這個問題阮勝已想過了,不然不會一個命題剛丟擲來他就馬上有一套成形的想法,反轉過來李俊東又丟擲擔憂:“我們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現金資源不夠,公司的所有財務全靠銀行或財務公司的貸款尖維繫,雖然每一個專案分開來看都會賺錢,但變現沒有那麼容易,房地產開發公司主要靠的是眼光膽略與人脈,從設計、建築、每個環節都可以外包,說白了成立房地產開發公司簡單,但建築公司就不一樣了,基礎裝置投資很大,另外建築過程中技術規劃的技術含量也很高,同樣的專案不同的公司成本控制得好壞可能利潤相差很大,所以對我來說開一家房地產公司相對簡單,但開一家建築公司就要複雜得多。”

阮勝知道李俊東在測試自己,但這對他來說肯定是個機會,於是他不再保留,再度侃侃而談:

首先,建築公司也不見得所有建築裝置都得自己採購,在初期儘量找一些比較有實力的建築工隊加盟,往往他們的領隊就有一些基本的建築裝置,如鬥機、發電機、捲揚機、泥頭車、攪拌車等。

其次,建築的成本消耗主要來自於材料的供給與進度的配合,在他目前監工的兩個專案中,他已發現了這兩家承建公司都存在一個通病那就是重現場而輕管理,導致在施工過程中因為種種原因導致人工與工期的浪費。

對於建築專案來說,肯定是工期卡得越緊,材料與人工就越省,這是阮勝透過兩個專案的跟進中一個非常具有價值的發現。

依此為根據,他說如果他有資源開一家建築公司的話,他會在辦公室這邊多請幾個跟進材料與進度的文職人員,而現場那邊則再度分包給一些有實力的建築工隊,而公司的裝置方面早期一切能租賃的裝置都租賃,只需掌控一些大型關鍵裝置,照著這個思路一個建築公司成立下來不過就二百五十萬左右就行了。

把這個觀點拋給老闆李俊東,他說實話還真有些不捨得,再三強調說這是他加盟萬慧以來想得最多的一件事。

一個普通員工在工作之餘能想這麼多老闆與總經理要想的事,這樣的優秀人才當然得留下,並且還要讓他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李俊東內心已經決定了要再成立一家建築公司讓阮勝去掌舵,但他沒有那麼急告訴阮勝這個決定,只是表示對阮勝的這個想法很感興趣。

末了,回到購房的事,為了加深二人之間超出工作關係的友誼,李俊東叫來劉魁,三人一道去阮勝推薦的二個五星樓盤去看房。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