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法學院雖然只有一個專業,人數也比較少,但學科的內容都與辯論更相關,對方是一群專門研究程式與軟體的IT呆子,按說以法學院往屆的底子,輾壓他們幾個理工IT男應當毫無壓力。
雙方入場,法學院三男二女,形象氣質都很光鮮。
對方五個宅男,連個女生都沒有,長得不是牛頭馬面就是賊眉鼠眼,看上去就很不上檔次。
如果能打形象分的話,對方就已經輸了。
在主持老師發表一通講話之後,雙方自我介紹,然後辯論賽正式進行,正方一辯一個叫葉格成的高個子馬臉男生一個不按正常出牌的開局,一下就把法學院打懵了。
馬臉一辯:“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各位對方的帥哥美女們,不管怎麼大家都會覺得維繫社會秩序道德與法律都很重要,然後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誰更重要的問題。
其實不然,我方都是學計算機語言的,在計算機語言中只有0與1兩個概念,一切非0即1,我們拒絕所有似是而非的概念。
用法律對於一件事做判斷就會出現一個很確定的答案,合法與不合法,這是因為法律是有明確的條文的行為規範。
而道德卻沒有明確的條文定義,在我方看來沒有明確的定義,就是界線模糊,就是似是而非,這種似是而非的東西如果出現在計算機語言中就是程式漏洞,會讓計算機在執行時變得不穩定,是不應當存在的。
所以我我方的觀點是法律是維持社會秩序的重要行為準則,而道德因為其不確定性,它不但不是維繫社會秩序的重要準則,並且對於一件事是道德還是不道德的討論只會給社會造成不必要的爭執與混亂,它是社會矛盾的重要來源,這個社會上許許多多的爭執、爭議、糾紛都是因道德觀念不統一而引發的。”
對方的三句話石破天驚!
對方是在逗比嗎?
學程式搞軟體的人思維方式與文科生的思路完全不一樣。
在他們看來道德不但不能維繫社會秩序的穩定還是造成社會混亂與糾紛的原因。
這個觀點很雷人,還有相當的犀利。
辯論的命題根本沒有對錯,對方這個常人無法想象的觀點的丟擲之後李俊東所在的反方一辯的陳辭也洋洋灑灑,卻顯得有些無力。
原因很簡單,因為你所說的一切臺下的觀眾都能想得到,自然就沒有原創的新觀點吸引人。
接下來二辯與三辯再度交鋒,對方又殺出“道德綁架”與“法無禁止即可為”二個大招,持續攻擊道德對於社會秩序的維繫無力並有很大的反作用。
辯論賽前期的準備很重要,但現場的應變更重要。
面對對方辯友不斷出新的雷人觀點,全場掌聲雷動,明顯處在弱勢的反方真的不夠看。
本來也沒想怎麼要贏,終於輪到了自由陳詞了,第四辯手李俊東也放下了原來寫下的臺本,首先丟擲一個與對方一辯對稱量級的新觀點。
“如果說有關道德的爭論是社會生活中不穩定因素,那法律的變革更是引起社會動盪甚至戰爭的重要原因!”
然後他例舉了歷史上每一次的變法都不是要有人為之犧牲,從商鞅被車裂、到王安石冤死,再到譚嗣同的慷慨就義,這一路都是鮮血。
不過說完這個觀點之後,李俊東話鋒一轉:“其實我的這個觀點與對方一辯的觀點都是偏離了今天的辯題,無論社會是糾紛重重還是戰火連連,這都只能證明法律與道德正在為維繫社會秩序起著作用。”
聽到李俊東這句話,全場大部分人者恍然大悟,原來一上場對方就在“歪樓”,只不過他們歪得很巧妙,以致於大部分人都沒有發現。
接著李俊東又丟擲一個觀點:“要說道德重要還是法律重要就得看它對社會主體中人的行為的影響力。
雖然法律有著成文的條款,但因為法律條文太多了,很顯然一個國家有幾千部法律,除了專門學法律的人員之外,全場能準確無誤地說出十條法律條文的人是很少的,所以我們平常學習工作與生活並不知道自己是否在犯法,也就是說法律並不約束我們。
同樣雖然道德雖然沒有成文的條款,我們內心卻知道哪些事應當做,哪些事不應當做。
所以從這個方面來講,道德無時無刻不在約束我們,而法律只有到了法庭上才約束我們,道德對於社會秩序的維繫比法律更重要無需再議。”
你方說道德沒有準則,法律更為重要,但李俊東卻說法律條文大家根本不知道,只能在法庭起作用。
辯論到了這裡,李俊東所在反方終於找準了痛擊對方的要點,全場也終於為正方響起了一片熱烈的掌聲。
可惜掌聲還沒有完全停止,對方一辯的馬臉葉格成一句:“扯蛋”。
又把戰火再度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