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竟然要在電話裡放音樂給李俊東聽,李俊東有些意外但還是說好啊。
把手機的外音開啟,也讓旁邊的谷蓉與孔萱跟著一起聽。
鄭江一口氣接連放了三首歌,其中兩首是他自己的原創,一首是李俊東給他的刀郞的那個曲子。
雖然還不是成型的作品,只是一段帶點簡單配樂的小DEMO,但一聽就很有情調,作品的風格定位已經相當明確,給人一種很強的記憶感。
李俊東問他三首歌的名字。
鄭江說李俊東給的那首歌叫《秋風中的駝鈴》,另外的兩首分別叫《獨立高崗》與《風行遠》。
李俊東再問唱片公司要籤他什麼價位,鄭江說年薪5萬。
這麼強大的作品拿出去,太麥公司竟然只給五萬,李俊東再問幾年期的合約。
鄭江說六年合同。
李俊東給到他的那首曲子是刀郎巔峰期的代表作《喀什葛爾的胡楊》,2003年可是創下華語國內樂壇唱片銷量的新高,雖然具體賣了幾百萬李俊東不清楚,但這樣的好作品拿出來作為唱片行業龍頭的太麥公司竟然只給鄭江開5萬年薪。
李俊東就問他合約簽了還是沒簽?
鄭江說哪有那麼快,一週前在酒吧遇到了太麥公司的製作人二天後對方聯絡他去公司試音,然後他就給他們聽了這三首DEME。
半小時前才接到他們的電話,第一時間他就打給李俊東跟他分享這個好訊息。
李俊東恭喜他終於快混出頭了。
鄭江說三首作品中最強的還是李俊東給的那首。
沉默片刻,李俊東又說:“那麼好的作品,大麥是欺負你是新人,價格開得太低了,還且合約期也太長。”
鄭江回答說:“對於三首作品的品質他是有信心的,但自己現在還是新人這是事實,另外形象方面的劣勢也很明顯,公司能開這個價也算是遇上伯樂了。”
李俊東仔細一想,鄭江對於自身的認識還是挺中肯的,無論在那個行業,新人要出頭都不容易,公司也要賺錢的,作品沒有推出市場之前誰又能保證它百分百能一炮而紅呢?
他告訴鄭江5萬的年薪可以籤,但合約期不要籤那麼長,最多籤3年合約。
鄭江說合約期越長,公司才會大力推新人,合約期太短了公司的推廣力度就會減弱。
李俊東就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三年後說不定我開唱片公司了還想請你回來坐鎮,所以不希望你你被一紙合約卡死了,當然具體你自己決定吧。”
鄭江說:“別人說這話我不信,但你說的我就信,那就跟他們籤3年合同!”
李俊東再問三首歌的歌詞都誰填的,鄭江說都是他與一個同樣漂著朋友一起摸索著填的。
只聽一遍他也記不住剛才那首《秋風中的駝鈴》的全部歌詞,所以無法判斷比刀郞的原版《喀什葛爾的胡楊》到底誰優誰劣。
從安全的角度說用回原詞還是更保險,當初他至所以沒有直接給他原詞,一是怕自己唱不出刀郞的意境,二是當時鄭江急著上火車也沒有時間。
另外在曲子上似乎鄭江也做了細微的調整。
最後李俊東決定幫人幫到底,送佛送到西,說一會給他一個傳真號碼,讓他把他給的那首歌的曲與詞重新發回來給他,他自己也填了一份詞到時也發他參考,所以想再給他把把質量關。
鄭江很高興說原作者如果自己填詞肯定會更契合。
說到自己喜歡的話題,李俊東話也多,與鄭江在電話裡講了半個多小時直到手機都發燙了才掛了電話,整個過程楊家勇聽得沒勁就先走了。
谷蓉與孔萱一直坐在旁邊認真地聽完了他們的每一句對話,半句話也沒有插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