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鄲道帶著自己畫的天宮畫卷便入了皇宮。
李世民此時在批奏文,果然太上皇帝駕崩的事情已經傳開了。
此時眉頭大皺:“那兩個妖婦!”
突厥那邊,義成公主和蕭皇后再次結盟,一個前隋皇后,一個歷經四代突厥可汗的老祖母。
得知了太上皇帝已經駕崩的訊息,立馬便傳了檄文,說李世民一年前殺兄弟, 今年又殺自己的父親,是殘暴之君,因此要南下征討。
另外竇建德王世充的舊部也紛紛開始起兵造反。
其他世家也在觀望,想要看看李唐是不是要像前隋一樣,二世而亡。
此時見著李鄲道,這才好受一些:“愛卿找到了太上皇遇刺的線索了嗎?”
“是佛門做的。”李鄲道開口道:“太上皇帝曾經三次主持佛道辯論,都判道贏, 又拆除佛寺極多, 遣散僧人數萬, 此前在位,佛門無此因果報應,如今做了太上皇,佛門為弘揚佛法,便要了結這一場公案。”
“至於太上皇帝的天命,也流入佛門之手了。”
“況且佛門支援的前太子,都被一箭射殺,佛門自然要支援一個新皇帝,能夠“依國事,存佛法””之地。
“胡人雖然殘暴,但是僧人地位高,漢人雖然寬仁,但對僧寶不敬。”李鄲道開口。
“所以太上皇是被佛門魘鎮了?”李世民明顯是“我信你個鬼”的念頭。
李世民甚至有些想要扶持佛門的勢力來對抗逐漸沾染皇權的道門。
但是現在並非時機, 李世民自己還沒有完全發育,還是需要依賴道門的。
“愛卿可有供證?”李世民問道。
李鄲道搖搖頭:“聖人應該心裡清楚。”
李世民想著朝中八成都是佛門信徒, 但自己這皇帝卻是認“老君”為祖。
天然皇權和臣權對立,如今卻又加上佛道對立。
“章長明也去調查此事了, 卻要問問他,究竟調查出什麼來了。”李世民開口:“若真是佛門所為,那朕不介意學北魏太武帝滅佛、北周武帝滅佛。”
“太武帝滅佛,是自認為漢家,故禁胡經,滅胡教。”
“北周武帝滅佛,也是為了彰顯自己不是五胡之列。”
“其中根由,乃是佛門“蠻夷根性”頗多,不符合我漢家德禮,如入了空門,便不跪拜父母了。”
“再者佛門干涉皇權,甚至有皇帝要出家,將整個國家獻給佛門當佛國,比如蕭衍。”
“大臣為了將其從寺廟贖回,花費四億錢,舉國之財,入了僧人之手。”
李鄲道開口道:“前隋也尊佛,結果十四載而亡,隋文帝自幼為僧人養大, 皇后更是自稱菩薩, 煬帝劃分大量名山做各類菩薩道場。”
“所以太上皇帝才認老君為祖, 弘我道門之風,以漢家根基,對抗胡人胡教。”
“陛下若要滅佛,貧道雖然支援,但始終認為這是下策。”
“佛門根基猶存,便是如今朝堂,便有八成信佛,甚至有部分已經私下拜師,修行佛法了。
“陛下要滅佛,肯定會迎來佛門的反撲。”
“既然滅佛是下策,那愛卿你自然有中策,和上策了。”
“中策為何?上策又為何?”
李鄲道開口道:“中策便是如同當初太上皇帝所行政策,打壓佛門,但並不滅佛,扶持道門,以辯論抗衡佛門,可惜太上皇帝為邪道所惑,竟然獲罪於天,失了天命,陛下為聖明之君,繼承大統。”
“行了,別拍馬屁了,既然你說太上皇扶持道門是中策,那你說上策是什麼?”
“自然是扶持佛門。”李鄲道開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