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道家,佛家。
他都是有名旳,都是有定義的。
因此要完全交集,實在不可能。
要麼一點表相,要麼歪理邪說。
但是道是無名的,道有儒家的大道,是天下大同,有道家的道,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也有佛家的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李鄲道只有掙脫儒釋道三家有名之形累,上升到無名之大道的程度,才能三教同修。
不然三家有名的理念相互衝突,便會讓李鄲道轉為邪魔外道,曲解經文,東拼西湊,牽強附會。
只是,若無道無佛無儒,就不要研究三教典籍了嗎?可是要是細細專研三教典籍,學得越多,便越難跳出之外。
李鄲道面前站著的是三個大哲,不說李鄲道境界比他們更高, 所見智慧更遠, 但說看完不自相矛盾便已經是好的了。
老君見李鄲道面色變幻不定,心境波瀾起伏,拿著拂塵打了李鄲道一下,將李鄲道差點一口氣打岔:“你這小子還在糾結掙扎什麼?”
“都已經花開三朵, 各表一枝了, 那就學著孔丘述而不作,學著老道我無為而治, 學著釋迦牟尼的緣性本空唄。”
李鄲道三朵蓮花, 白蓮,青蓮, 金蓮, 俱已被老君知曉,然而卻並未說什麼不妥。
“來來來。”老君將丹爐口子開啟:“將你那圈兒放進去,摶煉摶煉。”
李鄲道便將六炁環而拿出,放入八卦爐中。
老君趁機道:“儒家是這個圈, 道家也是這個圈, 佛家還是這個圈, 你看老道我給你用還丹點化。”
李鄲道便專心看大佬煉器, 心中卻念起了一首詩:“空寂自然隨變化, 真如本性任為之;與天同壽莊嚴體, 歷劫明心大法師。”
卻見老君八卦爐中那個圈兒, 一化二, 二化三, 隨後又三化六,六化九, 九九八十一,有形無形, 有相無相。
李鄲看去,有佛門之“空”, 因果閉環思想,也有道家的“無用之用, 無為之為”, 有生於無,無名有名,大道混一思想,也有儒家的圓融思想, 所謂的“和”,天人感應之理念。
更別說什麼混元, 兩儀, 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宮。
最後又化作那個環兒,只是不再是六炁之環, 而是秩序之環, 大道之環。
那環兒旁邊,則是還有一團頑鐵, 五論怎麼煅燒,也不顯形,不露真。
八卦爐開啟, 圈兒飛出,落在李鄲道手上,便如同一個金鐲子一般。
同時,李鄲道渾身元炁為之收斂,已經完全圓坨坨,不漏真精,不洩真炁,不逸真神。
“多謝老君爺。”李鄲道得了這環,便已經感受到其無窮妙用了。
“得了好處便高興,沒得好處就耍潑,你啊你。”老君爺拂塵一甩,便將李鄲道掃了個清淨。
隨後道:“去吧!去吧。”
李鄲道跪下就拜,還磕頭,之前連磕頭的資格都沒有, 如今老君卻也默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