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四海王的封祭周朝便有了,隋唐依舊沿用以前祭祀。
四海昇平,便是四海以內,也就是全國各地都太平。
可見四海王還有鎮守社稷,國家疆土的作用。
東海,南海不用說,北海貝加爾湖,西海一般指青海湖,也有說是西域大海,那就到天竺那邊去了。
四海王之神位數經更迭,但四海龍王成為正統四海王,還要到帶清年間。
不過唐代開始,便有四海龍王的說法就是,無論佛家,道家都有,其中。如唐代釋道世《法苑珠林》裡面就說了四海之神是四海龍王。
不過無論佛道其實都沒有掌握祭祀權,祭祀之權在儒家手中,人家不承認就是不承認。。
直到帶清,直接變成正統了。
胡三跟南海龍王說李唐官祭,確實撓到了其瘙癢之處。
只是雖然得了騷癢之處,卻不動面色,只道:“你胡家也只得了個瑞獸名號,但也譭譽參半,自顧不暇,如何和本王圖謀。”
“我四海龍王之位,有名有實,何必他李唐勅封?”
“李唐再不濟, 是帝格, 是上天授命,而四海龍王不過頂格四海王, 甚至王格都不能完全。”
胡三道:“東海禺虢、西海弇茲、南海不廷胡餘、北海禺強,這些都是山海界大神,絕天地通後不復於人間界顯聖。”
“因此才有東海君姓馮修青,夫人姓朱隱娥;南海君視赤, 夫人翳逸寥;西海君勾邱百, 夫人靈素蘭;北海君姓禹帳裡,夫人結連趙,在此人間任四海之王。”
“呵呵呵。”南海龍王冷道:“四個君格人神,如今躲著海外島嶼之敢出現。”
皇、帝、王、君、公、侯、伯、子、男。
凡神靈, 若得正祭, 必有爵勳。
比如一地城隍,便是“伯爵”,而天下都城隍紀信也不過是侯爵。
而一山之神,比如泰山, 就是泰山君,不過因五嶽加持,又為泰山王。
四海王就是比四海君位格高, 但是四海龍王並不真正具備王格。
他們的王格是自身血脈自帶的。
也就是龍這種生物的特性。
蛇虺蟒蚺蛟龍, 一步一步蛻變。
且秦祖龍代鳳,原先夏朝,君主叫做“後”, 但是到了秦朝, 便有祖龍了, 將六國,一一吞併,正和蒼龍七宿之說。(一四零章祖龍代鳳)
因此天地之運, 不以鳳顯, 而以龍喻。
不過商生玄鳥, 而秦承商運倒是真的。
且龍為鱗甲之長, 統率水族,自然便有王氣,如虎為百獸之王,所以也有王氣。
但是這並不代表擁有天命, 有統帥四海之德行。
神靈,首重德行,次重位格,神通最次之。
南海龍王看不起低自己一位格的四海君,但是比起真正的四海王,那又是比不上的,處於十分尷尬的位置。
李唐的封祭若能落實,只怕南海龍王做夢都能笑醒。
但是這提出的並不是李唐禮部,或者太常寺的官員,而是胡三, 這個天狐。
“天地有大變格,千年未有之大機緣, 成聖人,證天仙道果,稱帝君都只是尋常。”胡三侃侃而談。
“投資李唐定國的岐暉子已經飛昇了, 茅山的王知遠也快了,我家祖宗也快要走出那一步了。”
南海龍王冷道:“萬歲狐王自虞唐得道,千年大劫度了幾次, 也沒有證得九霄天狐,如今算來,應該是第四次千年大劫了吧,不知道有幾分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