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鄲道殺人也無愧,對自身道心沒有妨礙。
只是道心沒有妨礙,但是殺戮過多,對自身“心境”卻有妨礙。
只怕要好長一段時間,來化解戾氣了。
只能看看,參悟佛法。
畢竟別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不爽,但是輪到了我,我也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沒有心理障礙了。
稍微望炁,果然涇陽再沒有一片血光,看來這座城池是保住了。
嘆息一口氣。
累死我了。
李鄲道手持清淨拂塵,給自己施展了一個“太玄清淨符”,又唸了幾便清淨經,平復了心情。
隨後便聽見那邊頡利可汗要派使者來大唐長安參觀學習的要求。
李世民直接答應了下來。
長孫無忌趕回來,也不過帶了一萬多兵馬,但是確實給李世民許多底氣。
佈置疑兵之計也可行。
另外他們派使者來打探訊息,同樣李世民也可以賄賂使者。
當年玄武門的常何不就被收買了嗎?
李世民知道該收買什麼人。
蕭皇后。
塞外苦汗,那群突厥又不懂風情,蕭皇后在皇宮過慣了好日子的人,在塞外肯定住不習慣吧。
再允諾給楊政道封王,善待前朝皇室……
蕭皇后這位菩薩依然可以過她的好日子。
蕭瑀也可以作為一個籌碼。
甚至李世民可以和蕭氏聯姻,取一個姓蕭的妃子……
李淵不就收納了楊廣的妃子嗎。李世民他自己也收了太子和元吉的妃子。
接收這些妃子,就是接收他們背後世家的支援。
李世民收買蕭皇后,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讓她跟義成公主鬥法。
這次若能達成盟約,李唐便有了喘息之機,天災總是可以慢慢治理的。
而蕭皇后和義成公主鬥法,也可以分化突厥的勢力。
到時候再舉兵平突厥,將義成殺了,將蕭皇后,楊政道接回來,以示李唐正統,對穩定國祚,繼承前隋殘運有用。
果然,第二日頡利可汗便派著使者,入長安而來。
他們想要參觀李世民的軍隊,還有攻城器具,但李世民叫人帶他們洗澡,換上漢服,前兩天去了蛤蟆陵享受享受。
又送了漂亮的絲綢布料,華貴的香料,清香的茶葉,和醇厚的沒酒。
為首的使者還十分冷靜,可是那些副使者已經享受上了。
……
三日遊後,帶著黃金,寶石,絲綢,還有禮部官員灌輸給他們的話,回到了突厥賬中。
甚至到了賬中,看著那些還穿著皮毛的突厥,那使者心中突然生出了一個念頭:土包子,鄉巴佬。
“若是來世能投生東土,那是多大的福報啊。”
義成公主見他們這副模樣,又把唐軍吹成了天兵天將一般,將皇宮吹成了天上宮闕。
而軍中也迅速傳播了許多不利軍心的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