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李鄲道是李鄲道對情慾並不剋制的一面。
但是他沒有作案工具,其本質是一顆玄牝珠,一團元炁。
甄洛看不出來,驪山派掌門卻看得出來。
上次驪山派掌教正在繡花,並沒有出來接待李鄲道。
但這時候,李鄲道是麻姑山玄真道的掌教。
跟著驪山派掌教地位是相同的。
“你未到陽神,竟然也能分化出第二元神來,倒是膽子不小,萬一這道身神有損,只怕你道途也就停了。”
“本尊在京城呢,如今新皇帝登基,正是要革新的時候。”李鄲道笑道:“正是有一樣功德要給驪山派做的。”
驪山派掌教問道:“什麼功德?”
“正是驪山派一直做的功德。”李鄲道開口。
驪山派一直都是在救扶孤女,還扶持了一個“五花門”的江湖門派,秦一萍就是五花門中的木棉花。
一直是提高女性地位,互幫互助的。
唐代婦女風氣好,女性自興,不像宋代,開始搞什麼“貞潔牌坊”,弄得烏煙瘴氣。
這是新儒學搞出來的東西。宋代以前都是支援婦女改嫁的。
男耕女織,婦女也是家庭經濟支柱。
李鄲道正是希望驪山派帶頭走出來,帶動風氣。
當然最有效應該是去親近長孫皇后。
李鄲道不好跟長孫皇后打交道,但是驪山派的坤道可以。
正所謂,東風,南風,不如枕頭風。
李鄲道覺得,道教要再興盛,一是不能脫離群眾,所以鼓勵赤腳醫生下沉,傳播道家思想。
二是上層建築,也不能歪了,就拿老反佛鬥士傅奕來說,他不反不知道,一反嚇一跳,朝中文武百官,竟然八成都信佛。
那還玩個屁啊!
雖然李唐的百官班底,多數是接收的前朝,前朝皇帝都信佛,上行下效,百官信佛沒有問題。
但是做官的,應該信仰靈活一點啊,武德皇帝都公開表示認老君為祖宗了,你們還信佛,是不是有些不太給面子了?
難怪李淵三次主持佛道辯論,都判定道教勝。
但道教也不應該沉迷於表面上的勝利,多搞搞滲透才是,李淵一死,沒幾年,李世民又信佛了……
甚至唐朝是佛門的歷史巔峰時期,這多諷刺啊。
驪山派是隱修門派,並不入世,但是此時也確實有些心動。
“武德皇帝的皇后死得早,而且她信佛,咱們沒有機會。”
“但是長孫皇后跟我有一段因果,當年她還是秦王妃的時候,來過涇陽,吃過我開的藥,治好了先天的肺疾,平安生下了皇子。”
李鄲道開口道:“驪山派歷史上就清華池,湯泉宮,以後作為後宮妃子沐浴之處,也未必不可不是嘛?”
“終南山樓觀道已經是皇家宮觀了,驪山派也可以。”
驪山派掌門頗為意動,之前龍女獻給了驪山派一本從爭龍之術,可以透過投資,培養帝王將相,來獲得氣運,以資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