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鄲道拉著丫丫,只見外面院牆上面有孔家大儒寫下的字。
“忠”,“孝”,“仁”,“義”,“禮”,“智”,“信”,“勇”,“謙”,“學”。
只見丫丫像是認字一樣開口唸道。
隨後問道:“哥哥,你不是說儒家第一品質為仁嗎?他為什麼把忠寫得那麼前面?”
李鄲道笑道:“忠者,盡也,盡心曰忠。”隨後又道:“比如後漢蜀國的諸葛丞相,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便是忠。”
不過想想又對著丫丫道:“不過我認為,天之愛民甚矣,豈其使一人肆於民之上?”
丫丫懵懵懂懂。李鄲道卻覺得她是在認真思考才會懵懂,若是不思考估計就是當沒有聽過一樣,又瘋瘋癲癲去了。
因此又道:“視民如子。見不仁誅之,畢竟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
“孟子說過,賊仁謂之賊,賊義為之殘。若是君王如此,便是殘賊,是為老匹夫,算不得君,可以殺。”
可憐丫丫前面都沒聽懂,就聽到了後面三個字“可以殺”。
可能是李鄲道的話語太過於驚世駭俗,殺機畢露。
畢竟李鄲道前些日子以萬民怨氣鑄就了一把屠龍之兵,天刑之器,刀兵劫難誅殺惡業。
因此驚動了孔廟之中的祭酒。
只聽那祭酒聽聞李鄲道這樣開口,不禁皺眉:“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那穩穩重重的浩然正氣好似泰山,跟李鄲道領悟的好似大河一般的浩然氣十分不同。
“見過夫子!”卻是不少人對著老祭酒行禮。
可見這位的德行深重。
丫丫好奇:“他說的是什麼意思啊,我皺眉沒聽懂啊。”
李鄲道笑道:“他這句話的意思是君子要自重,要重於泰山,即修持定力,將心定於忠信上,即做個有道德良心的人,就是要以忠信為主,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不要跟不講忠信的人共事交友,因為當你自己定力不夠時,就容易被這些損友影響而泯滅良知。”
“知道了自己的不對或不足時,就要積極勇敢地承認並改正它。”
丫丫這下聽懂了:“哥,他好像在罵你。”
“不是好像,自信點,就是。”李鄲道笑眯眯道:“看來夫子認為我是個不自重,沒有忠信的人。”
“少年滿腹經綸,似乎頗通我儒家經典。”祭酒道:“若是參拜聖賢,為何做此危牆之語?”
李鄲道笑道:“哪裡危險了,前朝煬帝不就是這樣沒的?李家為臣,楊家為君。難道夫子認為李家是弒君?不是正義之行?”
夫子定眼望氣,發現李鄲道頭上有王氣。
定了定心對著李鄲道開口:“還請閣下里邊請。”
李鄲道有預感,武德九年之事可能會提前,自己煉成天刑劍之後便隱隱有預感。
因此李鄲道來此,卻也是想要探探口風。
畢竟自己也算是秦王李二的支持者。
弒君篡位殺父兄。雖然殺父沒做,但是其他可沒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