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張天師聊過之後,李鄲道便去了藏書閣。
藏書閣內藏道經七千八百多卷,其他書籍一萬兩千多卷。
其中老子一書,便有金文,帛書,竹簡,金頁,等數十種版本。
其中更不乏龍虎山歷代真人真跡。
除卻道經,還有符圖,神仙畫卷,雜類之流。
因此藏書閣,龍虎山便是依靠石洞而建,以天然石洞作藏,通風防火,防潮防黴。
這洞據說是當年祖天師結廬煉丹所留,也是福地。
李鄲道除卻不可見《太清玄元經》,太平經原本張子祥張天師都給了李鄲道借閱的許可權。
更有祖天師的老子爾想注原本。
古文龍虎經原冊。
算是大開方便之門給李鄲道,並沒有藏著掖著。
李鄲道也承情,將自己煉丹製藥的心得,協和編寫的教學冊子,以及三陰戮妖刀炁的修煉方法。都拿了出來,放進了藏書閣中。
《正一法文經章官品》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閱籙醮儀》
《正一出官章儀》
《太上正一閱籙儀》
《正一威儀經》
《正一指教齋儀》
……
李鄲道拿著張子祥天師給的書單目錄。
隨手翻開一篇:“是以聖人立教,遷善伐惡,化惡伏善,其化用不一者,皇關人情之有淳薄,風俗之有興鄙。人淳則滋章不行,酆薄則法令競起,教以順民,化以從俗……”
一時間竟然就被吸引進去了,這篇講的正是聖人設教的初衷,自己開府立派,或許也要以此為核心思想。
若是尋常,入了藏書閣,必然有看門大爺,必然有其他人不可學成,且威力巨大之殘篇。
但本書不搞這一套。
李鄲道又何須那些什麼秘法經文?
他要的是“道”
求道,修真。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每個人的道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