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仙被李鄲道逼入了桃樹本體之中,那些不與外界交流,終身困在桃花源的餓鬼也被脫入了白骨雞鳴圖中。
圖中片片白骨之中,出現了一個村子。
桃花仙人也變成一顆枯死的桃樹。
李鄲道看著此地桃花源,遍地乾屍,所有的良田美池,都不過是一片荒蕪。
逃避到一個世外桃源,與世隔絕,一代代繁衍。
看似美好,內裡卻藏著極大的危機。
桃花仙原本也只是一棵桃樹,偶然聽到一篇“桃花源記”便自覺得了“道”
並非原版的桃花源,因此費心營造。
只是空想主義總是要破滅幻想的,食物,種子,耕具,桃花仙只有安撫他們,告訴他們這裡是桃花源。
但是欺騙總有被拆穿的時候。
桃花仙藉著一篇桃花源記,和世間人對桃花源的嚮往,煉假修真,以執念為骨架,以對王朝的怨氣為血肉,建立起了這桃花源。
人鬼雜居,渾渾噩噩,終日不事生產,只想著交合。
人口一開始是變多的,但是少了和外界交流。
流產的也越來越多,夭折的也越來越多。
桃花仙荒了,這與世隔絕的桃花源,怎麼會天天死人?
於是每次死絕了人,他便開啟桃花源,再次欺騙一批,像是要完成畢業論文一般,不停著做著實驗,完成自己的“道。”
但桃花源是理想中的境界,是不能邏輯自恰的。
陶淵明或許是一次幻想,又或者是真的有桃花源,世外仙山,洞天福地,凡人偶入其中,便消失不見。
但不是桃花仙這種。
李鄲道被整個桃花源的執念沖刷,本心不動搖:“大道,不遠於人也,山中隱世,如何修入世法門,人間非地獄,只要肯作為,桃花仙,你的道,錯了。”
“我的道錯了?”桃花仙眼睛流出一滴淚來。
“我何錯之有?”
“何錯之有?”
“天下紛紛亂,何處生淨土?”桃花仙道心破碎。
李鄲道開口:“淨土宗都只是說今世修福報,來世生淨土。”
“你帶著村民進山,卻不教會他們應該有的技能,只是把他們圈進在桃花源中,跟牧羊,有什麼區別?”
“你只為了自己的道,卻不顧人命死活,自以為崇高,可卻是虛偽君子,桃花源,桃花源,天下根本沒有桃花源。”
“天下根本沒有桃花源?”桃花仙徹底憋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