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好東西,李鄲道出了長江水府。
此時借風之力,在水面上行走。
此時已經距離上次長江大戰已經兩個月了。
李靖和李孝恭比歷史上早了好幾個月平定蕭梁。
蕭銑投降,被送往京城。
蕭銑一投降,氣運便全為李唐所得,北至於長江,南到福建,嶺南,全部歸降李唐。
但並不是如此天下便太平。
事實上一直到貞觀十年,十一年,都到處都在打仗,若非武德九年之變,只怕李唐也不需要在稱帝之後,還要花上二十多年,才能真正的鎮壓住天命。
李鄲道依稀看見長江已經恢復南北通運。
大船小船通行。
恢復了水路經濟,顯現出活力來。
唯有經濟發展起來,百姓才能富裕,李鄲道是深知道這一點的。
而水域之中豬婆龍絕跡,大鱷神被鎮壓後,剩下的豬婆龍也被殺得七七八八,不得已逃往海外而去。
李鄲道雖然肉身命功已經玄奇,達了化勁。要是尋常武將便要有個三四百斤重。
但是李鄲道修仙,身體內先天之炁充盈,此時已經輕若羽毛了,因此藉著江風,便飄著飛了起來。
列禦寇御風而行,李鄲道已經達到了這樣的境界。
不過李鄲道是靠吃出來的,不是靠修出來的。
同時開了天地二竅,九竅玲瓏心,此前盧照鄰有一顆,乃是先天而成,可惜被人挖出來又安回去,已經傷了本源。
李鄲道這顆雖然後天生修成,但有異力。
起碼風雨雷電,李鄲道就很是親和。
可以說是“人龍”了。
此時許多人看見,便留傳出來了長江有飛仙的。
後世蘇東坡便雲: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
李鄲道順江而行,至於洞庭,此時岳陽樓還未成名。
李鄲道想到了洞庭龍女,唉。
行百里者半九十,馬上機緣到頭,要是跟著李鄲道一起,這化龍之道起碼七七八八。
甚至李鄲道還可用李代桃僵之法,將龍女合位長江,將那兩個畜牲的天命剝離,不再應龍脈之精。
只要命格一失,李鄲道便可將其斬殺。
而不是現在只能封印在長江水府,以保證長江龍脈滋潤兩岸百姓了。
可惜啊,可惜啊,大機緣,大氣運。
哪裡還要去爭洞庭的那點家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