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賢侄兒果然是青年才俊,一舉便登科及第,入了我輩中來。”陳縣尉笑著誇獎道:“戴縣要我來此迎你,今晚於縣衙,共飲一杯。”
李福德本就厭惡這種虛偽之極,兩面三刀,魚肉百姓的人物,直接拒絕道:“晚輩當親自拜訪父母官,但宴飲還是算了。”
陳縣尉看得出來,李鄲道現在志得意滿,未必把自己放在眼裡,不過兩人也不是同僚,不在一個屋簷下淘米做飯生爐灶,因此也是一團和氣。
“這樣,那本官回去跟縣君說明,賢侄兒有什麼事情,儘管跟著叔父說。”
“我們李陳兩家,也算世交了。”陳縣尉笑著道:“別見了外了。”
李鄲道暗笑,誰跟你家是親戚,不過伸手不打笑臉人,老李家也沒有揭穿這個厚臉皮。
不過陳縣尉非要送一個小盒子給老李家,開啟一看,竟然是田契。
也不多,就五十畝,但也把李福德看得直皺眉頭。
李鄲道反而勸道:“這個可以收,算是他示好,我們捐入族產就是。”
等著陳縣尉去了,天馬村的老宗正,就往前來,好生大笑:“好啊,好俊俏些的小夥子,卻也是一直道:光宗耀祖啊,祖宗保佑”之類的話來。
擁護著都進了城,一進城,就有諸多小孩前來說吉祥話,圍著車馬人群:“進士郎,恭喜!恭喜啊!”
而李寶京就十分高興,吩咐著崑崙奴松煙賞錢給這些娃娃們。
“如今候補了個什麼官?”老宗正牽著李福德的手問道。
李福德十分尊敬長輩,恭敬回答著:“大理寺的散官。”
“是個多大的官?”
“正九品。”
“那不更縣尉一樣大?”老宗正笑眯眯:“有出息了呀。”
之前李大亮回來祭拜,老宗正都沒有這麼高興。
又跟著李寶京道:“族裡打算擺上那麼幾天的席面,都不用你們家出,就是叫李福德好生跟著村子裡年輕的後生們說一說,讀書有出路的。”
李鄲道心道:這老宗正想一出是一出,之前自己跟著李大亮親兵打,老宗正也說要習武,習武有出路,還請老爺子去做教習。
不過李寶京可沒想這麼多,十分自豪的點頭答應。
李鄲道心中也是十分高興,想來往後宴席,應該就是叫李福德做一兩首詩文,來表演才藝,而不是叫自己表演武學了。
不過一想,自己雲遊去,他們想找自己表演才藝都沒有機會的。
一行人先回了家,將東西放下,就直接去了天馬村去。
直接祭拜祖宗去,祠堂早已經圍滿了人。
“李福德這孩子,打小就聰明!”
“就是,就是,打小腦子就靈光,跟其他瓜娃子就是不一樣。”
“其他人能比嗎?那是天上的文曲星老爺下凡,生下來就會讀書的,天生就是當官的。”
議論紛紛,竟然已經將李福德神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