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時行是張居正的學生,萬曆七年大變法之後,從吏部右侍郎的職位提拔為禮部尚書。此時他想的不是洛郡王為什麼能被皇帝表態為繼承人,因為這是不言自明的。他想的更多的是,皇帝為什麼在這個相對不正式的場合做出首次表態。
朱翊鈞有了嫡長子之後,天下臣民都鬆了一口氣,李太后也對皇帝當日選擇莊靜嘉為後芥蒂全消——皇帝此舉確實避免了出現嫡庶之爭。
洛郡王出生後,也沒有大臣催促朱翊鈞早立太子,以固國本。因為洛郡王的繼承權毫無爭議,只要他能平安長大,這帝國早晚有一天是他的。
朱翊鈞雖然沒有表態,但在眾多孩子當中,最關注的還是洛郡王。洛郡王此時兩週歲半,朱翊鈞已經判斷出這孩子身體確實沒有什麼缺陷,那麼剩下的就是教育了。今日抱他出來,就是讓他對天下萬邦有第一步的感性認識。
皇帝說話的間隙,羅明堅低聲翻譯,將皇帝的話翻譯給伊內斯和利瑪竇。他對漢語的特定詞彙很熟悉,理所當然的將“天下萬邦”翻譯成“帝國”,但他不知道朱翊鈞所說的天下萬邦就是這個詞的本來意思。
範禮安見皇帝態度和煦,斗膽道:“陛下,今日我等有幸見到了帝國的繼承人,請允許我奉上給洛郡王的禮物。”
朱翊鈞笑著道:“可以。”洛郡王很有禮貌,奶聲奶氣的說道:“謝謝!”
範禮安哆嗦著手,從口袋中掏出了一個鑲嵌著珠寶的漂亮盒子——這禮物本來是為朱翊鈞準備的,但既然洛郡王在此,範禮安這點子情商還是有的。
這盒子被範禮安開啟,裡面裝著一個成人巴掌大小的縱長十字架,雖為銀質,但有些發黑,也有些破舊。範禮安解釋道:“陛下,這是尼古拉五世教皇陛下佩戴了半生的十字架,距今已經兩百多年。我們使團的人都認為,這件禮物代表了陛下的美德和寬大的胸懷,同時這也是一件能夠護佑郡王殿下的物品,還請不要嫌棄。”
朱翊鈞身邊的內官走下丹陛,將盒子在托盤上盛放了,又細細檢查了一遍,方遞給朱翊鈞。
朱翊鈞轉遞給洛郡王道:“你要謝謝人家。”
洛郡王仍奶聲奶氣的對範禮安道:“謝謝你。”說完,他抓起來把玩,因頭一回見到十字架,就問道:“這是小劍麼?”
朱翊鈞笑道:“不是的。這是十字架。他們所信仰神的兒子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因此這些人用十字架作為他們的聖物。”
朱翊鈞說完這句話,範禮安等人心中大喜。他們一路之上接觸的所有明國人,沒有一個知道十字架的由來。而皇帝隨口說出,至少說明他對於基督教是有一定了解的。
而洛郡王則手一抖,將十字架扔在托盤上,道:“我不要了。”
朱翊鈞笑著拿起那十字架,對著洛郡王道:“能告訴我,你為什麼不要了嗎?”
洛郡王也說不出什麼道理,只是道:“不喜歡。”
申時行躬身奏道:“陛下,洛郡王聞慘事而不忍,非‘仁’而何?臣為陛下賀。”包括憨山等在內的殿中官員都躬身道:“臣等為陛下賀。”
朱翊鈞笑道:“罷了。孩子小的很,沒法瞭解其中的道理。範禮安,你來說說這尼古拉五世教皇吧。”
範禮安躬身奏道:“是。陛下,我的漢話沒有羅明堅好,可否由他來講述?”朱翊鈞聞言看了他一眼,笑著點點頭。
羅明堅深吸一口氣,知道這是範禮安創造的非常難得的機會。快速打了個腹稿,躬身奏道:“尊貴的陛下、殿下。尼古拉五世陛下俗名托馬索·巴倫圖切利,幼年的時候很喜歡讀書。他九歲的時候,父親病故,家庭陷入了貧困,乃至於沒能完成大學的學業。”
“後來,他成為一名年輕的傳教士後,用全部的收入都用來購買書籍,甚至還為此借了很多債。希臘和拉丁作者中的著作幾乎沒有不被他研究過的,而且他把高深的聖經學識和極端的宗教虔誠與多才多藝的人文主義結合在一起了。”
“再後來,尤金四世陛下去世後,巴倫圖切利當選教皇,稱號尼古拉五世。‘誰能想到,’他曾這樣說,‘一位不名一文的窮教士,竟成為一身尊榮的教皇?’”
洛郡王正是喜歡聽故事的年紀,在範禮安講述時,他靜靜的聽著。等講到此處,他嘴唇微動,羅明堅一直在偷眼觀察朱翊鈞和他的表情,見他有話要問,就停了下來。
洛郡王問道:“他父親不是皇帝嗎?”申時行在一旁倒吸一口涼氣,心說果然是龍種,方四歲就能從故事中關注到皇位問題!
羅明堅心中也咯噔一聲,生怕朱翊鈞因此而不悅。偷眼看時,見皇帝臉上仍掛著微笑,心中鬆了口氣。他笑著回答洛郡王道:“回殿下,教士是不能娶妻和生孩子的,如同佛教中的和尚一般。因此每一任教皇都是從有學問的人裡面選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