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朝點頭稱是,又問劉孟雲道:“不知這幾個能怎麼判?”
劉孟雲道:“我們只管查案,判決是大理寺的事兒。不過安陽縣指使人劫道傷人,又在工地上致人死,一個大辟逃不了。彰德府和推官等以貪贓枉法論罪,最輕也是遠流。”
魏朝笑道:“嗯,這樣官兒,為皇爺最厭惡者。老哥查清楚這件大案,回去這賞賜少不了。”
劉孟雲聽了,眼睛笑的眯成一條。他拱手道:“還請魏總管有機會時美言一二。我等下僚,平日裡哪有機會面聖?大朝會時候也只能遠望天顏,更沒聽過皇上玉音。只有靠兄弟多多推薦了。”
魏朝情知這劉孟雲免不了求到自己,心中有數。就笑道:“若都察院中都如哥哥這般勤勉,一次抓這贓官十幾個,皇爺就不必發愁吏治了。”
沒想到劉孟雲並不居功,解釋道:“倒不是某手段高,而是出京的時候,格物院的一個傢伙送來狀紙,把安陽縣乾的齷齪事寫的明明白白,人證都齊全了,因此過來就撿了個現成的。”
魏朝聽了,吃吃笑道:“這格物院的與安陽縣有仇?”
劉孟雲道:“正是,他是來京師報名的時候在安陽被打了悶棍,在那裡幹了三個多月。而且他是拿著張總理二公子的片子來的,我這芝麻大的官兒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魏朝聽了吃驚道:“這彰德府得罪了張家?”
劉孟雲聽了道:“這就誰也不知道了。格物院那個姓徐的說,張二公子是他偶遇,聽了他的遭遇抱不平。我們也就姑妄聽之。”
魏朝聽了,點頭道:“嗯,張家確實煊赫,也無怪老哥多想。”
劉孟雲聽魏朝這話,覺得全身骨頭都輕了二兩。他返回自家馬車,拿出一個包袱給魏朝道:“魏總管雅好文學,穎悟絕倫——看看這裡面是什麼東西?”
魏朝開啟看時,包袱內全是獸骨和龜殼的化石,就是中醫稱之為‘龍骨’的東西。劉孟雲笑道:“我在安陽時,因有些失眠,找大夫給開了點藥——這是當地人用的龍骨。”
魏朝聽說,心知他絕不能拿一味中藥給自己看,就拿起一塊仔細翻看。隨即就發現骨頭上刻畫著好多符號,像文字一般。仔細認了認——自己一個也不認識,但這符號絕非天然形成的。他抬起頭回憶,覺得手中這東西非常面熟。
劉孟雲見魏朝翻來覆去的看,只微笑著不說話。魏朝將包袱內的化石都看過了,對劉孟雲道:“大哥,你能看懂這上面的字兒?”劉孟雲道:“雖然不都認識,但能認出來幾個。”
魏朝聽了,歡喜讚歎,又對劉孟雲豎起大拇指。劉孟雲見他興奮的不行,就笑道:“老弟,你說這東西獻上去,夠一個祥瑞不?”
魏朝哈哈笑道:“皇上不喜歡祥瑞,但老哥獻上去準沒錯。咱想起來了,此前聽皇上說過這東西,皇爺還派孫隆帶人到大致地方找過——竟然被老哥您拔了頭籌。”
劉孟雲聽了奇怪道:“皇上如何知道這東西?我雖然收了些,但也不知道是什麼,皇上在深宮之中如何得知。”
魏朝笑道:“某聽皇爺講過,好像這東西叫‘甲骨文’,聽皇上說,這是文字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