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萬曆新明> 第二十一章 大弊(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一章 大弊(下) (1 / 2)

張居正聽朱翊鈞言說自己《陳六事疏》並未觸及天下之大弊,心中一凜。忙端正儀態,垂手靜聽。

朱翊鈞先問道:“依先生看,若六條齊做,十年後,天下將如何?”

張居正聞言沉思了一會兒,方道:“或可見仁宣之世也。”

朱翊鈞又問:“朕之後百年,將如何?”

張居正見朱翊鈞談的如此深入,看了一眼起居注官,欲言又止。

朱翊鈞會意,轉頭對那個叫肖隆巍的起居注官兒道:“你且記著,其後刪減增添,都由張師傅做主。”那官兒應了。

自有了左右史、起居注等史官以來,這起居注的修訂臧否之權都在皇帝手裡,其他人未請旨而刪改一字,即觸犯“擅做起居注”之法令,最輕的也是絞刑,一般都是抄家殺頭,惡意醜化皇帝的,也可能夷三族。

朱翊鈞授權張居正刪減,即是讓他暢所欲言的意思。

張居正見皇帝這般,知道這問題躲不過了。他於史、儒兩道,也算小宗師級人物,如何不明白皇帝的意思。沉吟了一會兒,方回道:“臣年齒已近半百,熟覽歷朝政治得失,卻未得一法而傳洪業致無窮也。”雖未正面回答,但也委婉的說出了對未來的預判。

朱翊鈞聽了,點點頭又問:“國與家之別,張師傅如何看?”

此時的全世界,尚未全面生髮國家主義的概念。大概六十年前,義大利人馬基雅弗利才寫出《君主論》,其中提出的國家主義概念流傳未廣。歐洲各國也都和明朝一樣,“朕即國家”的概念深入人心,君主為國人的父母,民眾為君主的赤子。

君主愛民,如父母之愛赤子;子民敬君,如子女孝順父母。因此,中國曆朝歷代即以“孝”治天下,其根源在此。

果然張居正聽了,立回道:“家國社稷,本為一體,焉有區別?”

朱翊鈞聽了,也沒和張居正辯駁,只輕輕點頭。又問:“華夷之別又如何?”

這問題有標準答案,張居正雖不明白朱翊鈞東一榔頭,西一棒槌何意,卻朗聲回道:“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本朝劉文成公(按:劉伯溫)言‘夫華夷峻防,一王大法,胡主中國,幾變於夷,聖經明義,千載或湮焉。’”

張居正的意思很清楚,蠻夷和中國人不是一類,他們是禽獸,咱是人。

朱翊鈞聞言道:“若其習中國禮儀,用中國文字,變蠻為俗,則如何?”

張居正老師傅了,聞言輕笑道:“皇上聖學輯熙,豈不聞孟子曰:‘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臣乃楚人,春秋時,楚人曾為蠻夷也。”

朱翊鈞點頭道:“今日在師傅面前,略述弟子之大志,老先生願聽乎?”

張居正聽聞朱翊鈞三問,心中有所預感。此時忙站起身,肅立道:“臣願聞。”

朱翊鈞朗聲道:“朕欲九州同貫,都沐華夏之風;凡日月所照,皆為皇明之土!”

張居正心道果然,暗自苦笑。面上卻做出激動之色,跪地回道:“皇上欲赫然奮發,威加四海,臣聞之不勝雀躍歡欣之至也!”說罷叩頭不語。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