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什麼?”蘇老師好奇問道。
徐克想了想,“如果你們要拍電影的話,打算走什麼樣的形式?”
“形式啊?”蘇老師笑著道:“當然就是我剛才跟你說的那兩種模式,而我只所以來到香港投資搞電影業,就是看好香港現成的商業模式。
而且我剛才也說了,我是一個純粹的商人,自然要將電影進行更徹底的商業運作。
我的目的就是要讓那些院線的商家們認識到,他們只是電影的零售商。
而不是隻跟那些有關係的電影公司合作,對我來說,什麼貨好賣,什麼貨賺錢才是最主要。”
徐克聽得似懂非懂:“但要是按照你這麼說的話,豈不是和你剛才說那個不限制導演發揮的模式衝突了?”
“對,蘇先生,這點確實和你剛才說的相互矛盾。”施南生跟著說道:“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導演也就只能按照公司的意願拍攝了。”
“不,兩位,你們先聽我商業模式。”蘇老師認真說道:“今晚和兩位聊了這麼多,就是不把你們兩位當成外人。
因為香港電影的水有多深,你們兩位比我看得更加透徹,我沒必要和你們打馬虎眼,更沒必要騙你們加入到我的公司裡來。
和你們說這些,就不擔心你們會出去亂傳。”
蘇老師人畜無害地道:“我們是商業公司,自然是有我們的商業模式,就拿徐導你這部《蜀山》來說。
如果是在我們公司,我們會才剛開始拍攝,就在各個渠道加大電影的宣傳力度,方方面面進行造勢,透過各種各樣的渠道讓人們覺得,這是一部特別好看的電影。
我們不但要在每個地鐵口或者是小區口甚至是任何一個廣告位張貼宣傳海報。
同樣還要買下電視的廣告時間,在黃金檔時,播放電影的部分精彩畫面,等等多種手段。
先入為主,讓人們會這部電影充滿期待和幻想,廣而告之,將影迷們的觀看興趣提升起來之後,我們在開始和這些院線談影片的售權合約。
同時還要對電影造成地影響進行後續開發,玩具,服裝,甚至可以把電影拍攝時用的道具作為廣告。
這就是夢工廠的商業模式。
我們的原則就是不干涉導演的創作,也不干涉劇組的運作,更不會出現安排人去劇組蹲守,不管導演拍出什麼樣的電影,只要是法律允許的範圍內,夢工廠都會全渠道推廣。”
“所以,蘇先生你的目的並不是票房對嗎?”
施南生認真問道:“因為根據你說的這些,我完全看不出來夢工廠對票房的關注,即便是全渠道的推廣,也極有可能會讓投資入不敷出。”
“我們為什麼要關注票房?”
蘇老師一個戰術後仰:“我開設夢工廠的原因,就是想讓電影能夠呈現一個多元化,如果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票房上,就算是神,也無法預測電影的票房會怎麼樣,對吧?”
施南生和徐克相對看了一眼,然後點點頭。
今晚上說了這麼多,目的就是要把他們兩人侃暈。
蘇老師的做法就是說了很多,聽起來很牛逼的樣子,但是其實又好像什麼都沒說,卻又給人一種推心置腹的感覺。
蘇老師接著說道:“如果一味的追求票房,別說是邵氏或者嘉禾,就連好萊塢那些大公司都會遇到票房慘淡的電影。
而我們夢工廠,如果說是公司,其實更準確的說法,我更願意把它打造成為一個夢想的平臺,這就是夢工廠名字的來源。
每個人都可以來到我們的平臺施展他的抱負,比如編劇,比如導演,比如演員,只要是有想法,有理想,有抱負的人。
那麼夢工廠就是他們騰飛的平臺,而夢工廠之所以不在乎票房,是因為我們把每一個加入公司的人的夢想綁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