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現在電腦的影子都還沒有,但周衛在面對媒體時,都把話說得很激奮,而且實際工作也很務實。
他不斷遊說電子工業部,提出兩個要求,一是“關注我們,為我們叫好和歡呼”,二是“希望制定有利於民族工業發展的行業採購政策,在效能價格比相同的前提下,優先購買國產商品”。
考慮再三後,電子工業部接受他的提議。
在公眾輿論上,周衛更是大張旗鼓,營造振興民族品牌的濃厚氛圍。
頻繁地活躍在各大媒體上面。
這讓聯想的柳川志很是鬱悶,因為他本來也想著找工業部提這麼兩個要求,沒想到對方居然已經捷足先登。
更主要的是,盤古連電腦的影子都沒有,就開始在大肆造勢,簡直就是瘋了一樣。
不過柳川志沒時間在媒體上拋頭露面,現在的聯想身陷重圍,未來混沌而黯淡,他忙著尋求未來發展的線路,還要忙股權的事情。
早在幾年前,他就一直在為聯想的股權清晰而努力。
他是一個極其富有謀略的人,他深知在當前的國情下,股權清晰到人是一塊“熔化中的黃金”,既誘人又毀人,他不甘心無所作為,但又絕不鋌而走險。
因此在1988年,他對香港公司的股份設計便很耐人尋味。
1992年,他又申請將公司脫離計算所的管轄,而直接納入中國科學院的名下。
今年2月,聯想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他乘機提出一個“股份制改造的方案”。
不過被上級領導打回,他認真琢磨後,又提出紅利分配的方案:65%歸中科院,35%歸員工。
周院長對這家公司情有獨鍾,很快就同意他的方案。
只是現在這一切都是“紙上財富”,並無現成利益。
股權的清晰事關長遠發展,而眼下另一個要命的事情是,聯想到底該往何處去。
柳川志環顧四周,同行們都已經放棄自主品牌,史鈺柱也跑去搞保健品,只有盤古這家一直砸錢研究的公司還在宣稱要搞中國人自己的電腦。
在他看來,晶片專案風險巨大,非聯想現有實力可支撐,絕大部分的中國公司在技術背景、工業基礎、資本實力及管理能力等方面,都還無法改變世界電腦行業的格局。
只有盤古這家愣頭青,還在一直哼哧哼哧搞。
思來想去後,他覺得聯想應該加大自主品牌的打造,發揮成本上的優勢,實施產業突圍。
於是,他任命楊元慶擔任新組建的微機事業部總經理,把微機的整個流程都交給這位30歲出頭的年輕人。
而盤古科技的總經理周衛是一個三十出頭的年輕人,怎麼看都有兩個年輕人要打擂臺的感覺。
但面對周衛,楊元慶並沒有絲毫的擔心,因為盤古的電腦吹了這麼久,連個影子都沒有,而且就算是造出來,還得先適應市場。
或者說能夠讓大眾都購買他們的電腦。
因為現在聯想即便是四面受敵,但年銷量還是不少。
然而他似乎忘記了盤古在盛世源源不斷的資金的支援下,早已走上一條不一樣的路。
……
京城的事情蘇辰鞭長不及,本來還想著北上一趟,不過唐婉茹還沒回來,因此還沒成行,畢竟商業會不是蜻蜓點水。
更何況盛世在上海的產業也挺多的,所以唐婉茹起碼要在上海待上十天半個月才能回到香港。
蘇老闆處理完手上的事情後,去影視那邊看看。
此時盛世經紀旗下的不少女藝人已經開始突破自我,或者說是為了不在影壇消失,也或者說是為了錢。
她們不少人接拍了三級。
與男星們相比,女星接拍三級更需要勇氣,即使接拍後能讓她們豔名遠播,但是一旦掉入泥濘,就會被人貼上標籤,總不免被人指指點點。
所以這些女星不惜犧牲自己的尊嚴,走上一脫成名這一捷徑,最主要還是尋求演藝事業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