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辰在杭州並沒有做過多的停留。
與馬老師喝茶的下午,他就啟程去了泉州。
才剛落地,記者們就已經將他到達此地的訊息傳出去。
甚至不少記者想要來拜訪他。
不過都被他拒絕了。
因為他現在正在和當地領導洽談。
“我準備在此地搞一個專案。”蘇辰說道,“如果合適的話,相信我們很快就能簽約。”
領導本來就有意要談這方面的事情,所以他才剛來到酒店,就馬上過來找他。
開口就說道:“不知道蘇先生打算做多大的專案?”
“你們這裡有多少個工廠?”蘇辰直接了賬說道,“不管是40個還是50個,我覺得都可以合併在一起。”
領導當即倒吸一口氣。
好傢伙,真不愧是商業航母的掌控人,這口氣不是一般人能夠有的。
認真思考了一下。
“41個。”
“那能不能合併到一起?要不然東一個西一個倒是不方便。”蘇辰說道。
領導沒有拒絕,而且當即就打電話給更大的領導詢問。
交流一番,雙方沒有意見。
馬上就起草意向書,並表示可以到香港或者京城簽約。
領導尋思了下,覺得去香港簽約合適,因為對於盛世集團的描述,他們都是從報紙上知道的。
所以還是需要去實地考察一番。
於是雙方約定前往香港簽約的時間。
蘇辰僅僅只是用了一個下午的功夫,就買下全市所有的國營企業。
訊息一傳出,一下子就造成前無古人的神話。
而且還被人稱之為‘盛世現象’。
正在山西的黃宏年聽到這個訊息,感覺自己的氣運突然被人奪走,因為他的‘中策’公司本來就是打的這張牌。
與政府一把手直接溝通,借南.方視察東風,用好政治牌,高舉高打,以氣造勢。
結果,他這邊才剛收購一家太原橡膠廠,對方就刷刷刷的滿世界到處跑。
像割稻子一樣地四處收購企業。
蘇老師的新聞經常出現在各大報刊的財經版頭條,讓各地的國企廠長們暗慕不已。
他好像是一個“天使”,揹著錢袋從天而降,用一堆真金白銀換走一張股權證。
然後人不換,事不管,卻可以讓企業從此擺脫“婆婆們”的束縛,換來一個全新的“老闆機制”。
這些熱烈的言論給予了盛世現象以無比崇高的改革定位,使之收購行為“超越”商業利益的自身邏輯。
黃宏年也不甘示弱,馬上跑去大連,一攬子收購101家國營企業。
但他不知道,這不是別人遺漏的餡餅,而是一個尾大去不掉的陷阱。
蘇辰到處收購不少國營企業後。
槍頭一轉,來到深圳,加入另一場狂歡裡。
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