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新進入的汽車在上海落戶的話,正好符合三個大型乘用車基地的決策。
因為乘用車工業就定點為上海、一汽、二汽三家,也就是業內俗稱的“三大三小”格局。
這個地方是最合適的,因為大眾就在浦江,幾乎形成完整的汽車體系,哪怕部分材料要從外地弄進來,也能活得下去。
而且他也無需像別人那樣,要從0開始,他現在是好幾家汽車的老闆,什麼AMC、保時捷、賓利、勞斯萊斯、羅孚就不說了,去年還安排保時捷去收購斯柯達公司70%的股份。
保時捷對於他的吩咐自然是沒有意見,畢竟蘇辰可是留了10%的股份給他。
如果是其他的汽車品牌收購,斯柯達未必會接受,但保時捷可不一樣。
看在美金的份上,再加上動盪,乾脆賣了70%股份,以渡過難關。
單論子品牌的話,大眾現在未必比得上蘇辰。
只不過大眾專注於搞汽車,而他則是到處薅羊毛,什麼都要抓在手裡,所以攤子越鋪越大。
每個行業基本都有他的蹤跡。
此時國內的本土汽車品牌其實不多,而且現在的中國汽車工業,只有一汽、二汽和上汽等三家勉強拿得出手的汽車企業,轎車產品更是屈指可數,而且價格之高,一般人望塵莫及。
所以,像保時捷、賓利這種豪華車可就不合適引進,要不然生產都不知道賣給誰。
吉普之所以涼的原因,最大的問題也是在於價格偏高,讓人只可遠觀。
要想進軍現在的汽車市場,價格的定位尤為重要。
在紙上寫寫畫畫一大堆東西后,蘇辰決定將斯柯達引入國內,與上汽成立合資公司,不過這個事情並不需要他親自去跑。
只要決定好,安排給下面的人去搞定即可。
收好筆和筆記本,蘇老師嘆了口氣,別人是躲在幕後做幕後流,他卻忙得跟孫子似的。
但似乎又享受這種過程,看來自己的境界還不夠。
次日,蘇辰繼續帶人在上海街頭溜達,畢竟去大眾參觀是明天,今天正好可以趁機偷懶。
去看看民族魂之墓,再去龍華寺,可惜東方明珠還沒動工,要不然倒是可以留幾張這個時期的照片。
……
上海大眾現在還不叫上汽大眾,地點依舊位於安亭。
時任上海汽車工業總公司總裁的陸集安昨天就接到朱院長的電話,說今天會有人過來參觀,不過並沒有明說來人的身份。
所以昨天陸集安就安排好人準備今天的接待工作,因為今年是當初朱院長三年軍令狀最後的期限。
而且朱院長也要親自過來,這份量加起來可就很重了。
能讓朱院長隨行的,極有可能是總工程師。
因為這個廠子當初就是朱院長拍板決定要搞的,88年7月1日,上海桑塔納轎車國產化聯盟成立,這是一個全國範圍的聯盟。
在“中國品牌”這個總概念的指引下,配套廠商允諾遵循開始幾年一再帶來煩惱的大眾的質量標。
一開始德國方面對國產化並不是很積極,特扭捏,後來朱院長向德國人明確表示,國產化不成功,上海大眾就關門。
德方的態度由此發生180度轉變,當時正在上海訪問的大眾汽車集團董事長哈恩博士公開說:“我這次來上海只搞三件事,第一是國產化,第二是國產化,第三還是國產化!”
在轉向以桑塔納國產化為中心後,上海方面和上汽公司做出由上海大眾兼併上海汽車廠的決定,並將整個上汽所屬的企業全部以為桑塔納配套為目標進行重組和技術改造。
這次蘇辰來這裡,也是為了斯柯達的引進而做準備。
斯柯達這個牌子雖然不如什麼寶馬賓士響亮,但質量確實實實在在的紮實。
時間來到上午九點。
陸集安已經帶著人在這裡等了好一會兒。
很快,幾部車緩緩駛來。
不過並沒有什麼警察開道,看著就跟秘密出行一樣。
第一部車停下來,司機拉開車門後,朱院長從後排下來。
而第二部車和第三部車上下來的並不是總工程師,而是幾張從來都沒見過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