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火箭方面的問題。
自從科研所拿到天工贈送的鋰電池後,就大力研究。
此時,天工鋰電池已經發布數月有餘。
而且也開始大規模生產民用鋰離子電池,並大量投放市場,此時現在國內沒有這方面的廠家,所以一上來就獨佔鰲頭。
但是沒什麼用!
因為現在大家要麼都使用鹼性鋅錳電池,要麼是實現商品化的鎳鎘電池,或者是一些在市場上銷售多年的電池。
天工鋰電池要想真正的實現快速商品化,就必須要來一次轟動全球的造勢。
火箭發射鋰電池就是最佳的途徑。
所以蘇辰才不惜花錢打這個廣告,而且這可能是有史以來最貴的廣告。
從鋰電池贈送給科研所後,天工鋰電池的科技人員,就參與到這枚火箭的研製當中。
各種緊張的除錯,又是模擬各種殘酷環境的測試,確認鋰電池能夠搭載在火箭上,就迫不及待給蘇辰打來電話。
希望他能夠去現場看看。
不過現在非常時期,要是發射成功的話,不能正大光明說這枚火箭是私人發射的,需要改口為‘搭載採購自天工能源的鋰電池’。
對於這個方案,蘇辰沒有意見。
因為還有一小撮人在反覆上躥下跳,雖然不怕麻煩,但沒必要去招惹這種不必要的麻煩。
這就好比在路上看到一坨翔,不去踩,自然就不會黏鞋底,要是去踩,噁心的還是自己。
幾分傳真傳到蘇辰的手中。
認真看了之後,都是目前關於鋰電池的研究進度。
從密密麻麻的一大堆專業術語從就看出一些重要資訊。
安全、可靠,可以搭載在火箭上。
收好傳真檔案,再確認香港暫時沒有什麼事情,又陪了老婆孩子幾天,他就啟程前往海南。
因為這次發射的地點選擇在海南,中國第一座用於科學研究的探空火箭發射場就是在海南島西海岸。
隨同的依舊是秘書、助理、保鏢還有薛芳。
看上去架子似乎很大的樣子,但不管出於哪一方面,蘇辰都不敢掉以輕心。
畢竟自己現在身家不菲,真要出現幾個混不吝的把自己捅了,後悔都沒地方後悔。
而且帶著助理和秘書也方便隨時與公司保持聯絡,他不想把自己搞得跟外界失去聯絡一樣。
這會兒去海南不能坐飛機,因為民用機場還沒建。
至於軍用的,就甭想了。
得先要到廣州,再轉道去海南。
畢竟從這邊坐船過去不現實。
當然,這次的行程不是蘇辰親自制定,而是專門安排有幾名工作人員做嚮導。
至於劉濟源等人,忙著做研究,不可能專門跑來陪蘇辰等人去海南。
儘管馬上就要進入新的一年,但發車的地方依舊是人山人海。
在這些提著大包小包,臉上平靜,或洋溢著激動的人的心中,他們都有著共同的目的地:一路向南,向南,穿越山川腹地,橫渡瓊州海峽,直到海南。
而這,便是“闖海”之夢的開始。
這些人中,從夢想到夢碎再到圓夢,有的人倒下,尋求新的發展機遇;有的人仍然站立著,成就各自事業,成為海南建設的中堅力量;也有的人,選擇離開這片他們神往的、掙扎著的土地。
他們都有著頗為相似的故事:在長久封閉而禁錮的環境裡,從報紙和廣播中看到或聽到海南建省建特區的訊息。
彷彿一扇天窗被轟然推開,伴隨著一場不可遏制的怦然心動,他們拋棄一切。
揹著泡麵、畢業證書和簡單的行李,輾轉於火車、大巴、輪渡,向南、向南,奔向自由、夢想與希望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