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量變引發質變。”
它對世界上任何東西都適用,包括錢。
當資金多到一定程度,它便不再是成捆成捆的鈔票,而是變成了一個數字,同時也是一件用來搞事的利器。
註冊多個皮包公司,然後搞事情的事例太多太多。
並不是只有蘇辰這麼一個人幹,他也不是首創。
話說在1964年,中東的阿列看到周圍的鄰居們都用上毛熊造的“米格21”後,也想弄架來瞧瞧。
可這些鄰居與毛熊有言在先:“米格21”不能賣給阿列。
但阿列也不是一般人,為了得到戰機,派了手下大將阿摩行動。
這個阿摩不是一般人,作為與美國FBI、毛熊的克格勃和英國軍六齊名的“世界四大情報機構”之一。
而且阿摩一直以“蓋世神偷”的特點玩轉江湖,由它“順”走的東西,上至毛熊的米格飛機,下至法國的導彈艇,只要有需要,都能搞得到。
起初,阿摩帶著鉅額美元到埃及去,想策反埃及的飛行員,可沒想到碰上個愛國者,把阿摩舉報。
之後,阿摩又去伊,想忽悠2個飛行員飛1架“米格21”回來,可人家又不幹。
後來因為怕洩露秘密,便把2個飛行員給滅口。
到1966年,伊空軍中有個叫雷德法的猶太人,在收到摩薩德的鉅款後,駕著“米格21”降落在阿列的機場。
就這樣,費了一番波折後,阿摩將“米格21”戰機連同飛行員一起偷回來。
除了這個國家的外,美國也沒少幹皮包公司的事情,最典型的就是毛熊要不行那會兒,老美以各種皮包公司的名義瘋狂低價收購盧布、做空黃金。
日本的天都公司構成很複雜。
有日本的天都投資公司,香港的渣打銀行,美國巴爾的摩商業信貸公司,紐約巨杉基金,內克島的中達投資,紐約的盛世證券。
而天都投資公司,是去年在日本註冊的,其構成同樣也很複雜,主要是控股在日本的產業。
天都公司對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等產業的收購,除了逼迫日本人提前觸發戳破泡沫以外,也是盛世的戰略投資。
因為它是美國主要電影廠中唯一對全部2700部庫存影片都擁有版權的。
哪怕電影庫存量並不是好萊塢之最,但哥倫比亞擁有十二部奧斯卡獲獎影片,是當年的最佳電影公司。
此外,它還是電視行業的翹楚,擁有260部,共23000集電視連續劇,包括《我夢見珍尼》、《仙妻俏佳人》、《吉德蓋特》、《淘氣鬼》和《危險人物丹尼斯》。
在併購時,哥倫比亞的三星電視集團還擁有《我們的生命時光》和另外兩個電視史上最熱門的娛樂節目《好運滾滾來》和《危險》,而且正在製作幾檔將在黃金時段播出的連續劇。
這個三星不是韓國人那個三星。
因為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全名就叫哥倫比亞三星電影集團公司。
事實上,這家公司的業務與福克斯以及福克斯電視網的業務高度重疊,不管是利用哥倫比亞來經營電視還是電視網,都將和盛世本身的業務及利益出現衝突。
無論福克斯還是哥倫比亞的職員,都不知道自己的老闆就是同一個人。
如果索尼知道買哥倫比亞和福克斯的老闆是同一個人,只怕已經要破口大罵傻逼。
因為這怎麼看都不像是一樁好買賣,又不是要壟斷好萊塢,你花那麼多錢,不是有病是什麼?
其實索尼也是這麼幹,因為收購哥倫比亞電影幾十年後,又收購米高梅電影公司,就拍《007》那個電影公司。
早在早在七十年代,盛田昭夫就認為,如果當時索尼擁有自己的電影庫和磁帶庫,就可以用Betamax格式發行。
此時,索尼的迷你電視和錄影帶播放機“Watchman”和8毫米攝像機等產品正在進入美國市場,擁有一個自有軟體庫的好處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