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的保守黨政府也曾搞過鋼鐵和公路貨運業的私有化,但那時政府是信奉凱恩斯主義,撒切爾夫人則把私有化與更多發揮市場作用密切相聯,態度甚為堅決,成為當今資本主義世界私有化“浪潮”中的急先鋒。
截止到現在,英國已有20多家國有企業全部或部分地實行非國有化,有約50多萬名職工從原國有部門轉入私營部門。
除了英國之外,很多國家都紛紛出售國營企業,使之私有化。
其理由是:國營企業的效率低;私有企業的效率高,所以要透過“私有化”來提高企業效率。
西方這股“私有化浪潮”的規模並不大,但它對我國的影響卻很大。
我國一些主張私有化的“著名經濟學家”和“高參”,自以為找到了“有力的佐證”。
他們振振有辭地鼓吹: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國有企業的效率都低於私有企業,所以只能把國企“私有化”。
甚至還有的人宣稱:經濟私有化是世界各國的總趨勢,人間正道私有化。
英國撒切爾夫人上臺後,在1979年宣佈,把有利可圖的英國國家石油公司、英國航空航天公司、英國歐洲航空公司等國有企業的資產減價出售給私人公司。
這就是蘇辰能夠撿到勞斯萊斯航空發動機的原因。
但英國人也很狡猾,沒有全部出售,對現在處於危機局面而無利可圖的鋼鐵、造船、汽車製造等國有企業,則宣佈它們私有化的時機尚未到來。
蘇辰這次劍指英國製造業,就是想看能不能再撿漏。
即便他的打算是揮舞著鈔票,要收購這些公司,但人家賣不賣還是未知數。
不過可惜的是,蘇辰看中的英國宇航公司已經被賣掉。
但並不是沒有機會。
自從1979年保守黨撒切爾首相上臺伊始,便大力推行私有化政策,改革原有的國有企業。
撒切爾執政11年,先是出售商業化運作的國企,如石油、航空,接著出售虧損國企及公用事業和自然壟斷行業中的國有資產,如鋼鐵、天然氣、供水、電力、機場和全國公共汽車公司。
所以,英國的情況正好應那句話:盛極必衰。
自二戰以後,不僅失去霸主地位,同時還多災多難,不僅是外部壓力,就連內部也是亂得一塌糊塗。
好不容易遇上撒切爾夫人改革,推行私有化,將國內經濟發展起來,過些年又在脫歐問題上來回反覆,如果不是家底厚實,恐怕早就被折騰光。
要買哪些公司,蘇辰還得做好萬全的計算,全部購買的話也不現實。
而且有些公司是完全沒有必要購買來增加集團的壓力。
考慮良久,蘇辰想到了幾個公司。
英國宇航公司、英國電信、英國天然氣公司、英國機場管理局、英國航空公司、肖特飛機制造公司、皇家兵工廠等幾家企業。
之所以看中已經被賣掉的英國宇航公司,是因為這家公司主要從事民航客機、軍用飛機、戰術導彈等三類航空產品的研製、生產和銷售。
此外,該公司還從事導彈、空間衛星、電子裝置、儀表、武器系統、測試裝置等多種產品的設計和生產。
毫不誇張的講,英國宇航公司在英國工業領域,即使不是數一數二的存在,但也佔據著極高的份量。
也不知道自己一箇中國人能不能購買這些英國企業,因為英國宇航公司涉及到軍工領域,想要摻和一腳,恐怕會很難。
也不知道用英鎊開路能不能行。
上述不論是哪家公司,其潛力都是不容小覷。
雖然之前把施雅懷家族從香港趕出來的操作得罪過英國人,但買賣,大部分情況都是價高者得。
沉吟良久,蘇辰打算先去找英國宇航公司的老闆聊聊。
他放下筆,正要找詹姆斯打聽收購宇航公司的老闆是誰時,詹姆斯就來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