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這場爆炸事故,我查詢過當時許多新聞報道,一篇報道說隧道里找到一些中國人的屍體,隧道外也有人在搜尋,有些工人被燒得非常糟糕。”
薛芳認真記錄她說的每一句話。
蘇辰的情緒也不是很好。
虞容儀芳接著說道:“一天24個小時,每8小時一班,爆炸的風險、雪崩的危險,死亡率可想而知。
那時候有新聞報道,說整個晚上都有雪崩,不斷從山上滾落的雪覆蓋整個營地,沒有被及時挖出來的華工只能活生生被永遠埋在雪裡。”
那時候,90%的鐵路勞工都是中國人,那麼究竟有多少鮮活的生命消逝在爆炸的火光中、掩埋在無盡的白雪中。
究竟有多少孤魂仍在山間中日夜遊蕩,尋不到回家的路。
虞容儀芳的神情突然變得激動起來:“美國的經濟可以說有很大一部分是我們華人發展起來的,我們要以這些無名的鐵路華工為榮。”
“但在1969年,太平洋鐵路通車100週年的時候,猶他州普羅蒙特裡舉行紀念活動。
原定由中美歷史學家PlipChoy進行的介紹華工牌匾環節,被突然取消。
事後,主辦方居然說,這個牌匾可以捐出去放在別的地方,不需要在這裡介紹。”
“那時候中國人就是這樣被對待的,被無視的,在整個歷史上都是被輕蔑的!
美國人沒有把華工的樣子放在教課書裡,只是叫他們“無名的鐵路華工”。
美國人常用sChinese(一窩蜂的中國人形容華工,說成群的中國人從山上蜂擁而下,就像一群蜜蜂一樣移動。”
“所以,當聽說你們來拜訪我的時候,我特別開心。”虞容儀芳認真說道,“作為華工後裔,我們必須要正視這段歷史,否則將來我們的子孫都不會記得先輩們流過的血汗。”
薛芳問道:“我能和你一起去公墓祭拜那些華工嗎?”
“當然可以。”虞容儀芳道,“不過今天我下午沒時間,我們明天上午再出發可以嗎?”
薛芳看了蘇辰一眼,見到蘇辰點頭,她才說道:“好,您可以再說說那段歷史嗎?”
虞容儀芳沒有拒絕,跟她說了很多關於華工的歷史,還拿出很多檔案。
聊了差不多兩個小時,還拍了一些照片,薛芳才提出告辭。
不過虞容儀芳極力挽留兩人留下一起吃飯。
吃飽喝足,約定明天出發的時間,就提出告辭。
回去的路上,薛芳問道:“你明天也要去嗎?”
“當然要去。”蘇辰說道,“怎麼也得去親身看看,若是可以,我倒是希望能把1865年到1869年,這十年參與修建美國第一條跨州鐵路的1.2萬名華工入選聯邦勞工部的勞工名人堂。”
華工的後裔很多人都融進美國的各個階層,有商業精英,也有在聯邦政府工作的,雖然都算不得多大的官,但這也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要是他能夠促成這麼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