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瓦倫丁是紅杉資本創始人,也是蘋果谷歌思科背後的男人。
據統計,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中,有超20%的企業均是紅杉資本投資的。
包括蘋果、思科、谷歌、甲骨文等等。
可以說唐·瓦倫丁協助創立了一個行業,併成為矽谷的傳奇人物,再往大一點說,唐·瓦倫丁與美國科技行業的發展、與矽谷這一具有意義的地標崛起都密不可分。
1978年,瓦倫丁投資了史蒂夫·喬布斯的蘋果公司。
在參觀喬布斯和沃茲尼亞克最初創業的車庫後,他當時其實厭惡喬布斯不修邊幅的邋遢樣子,覺得此人太過怪異。
感覺這位22歲的蘋果公司創始人聞起來有股奇怪的味道,不過瓦倫丁還是給出一些很中肯的建議,並且投資了喬布斯。
如果沒有盛世,思科或許就是他的。
盛世投資幾百萬美金,同時擁有思科67%的股份並且有人事的管理權。
隨後,思科的兩位創始人又將他們的股份投票權委託給盛世,盛世資本由此掌握思科的表決權,柏妮絲就任思科董事長。
像這種公司,如果不上市,是沒辦法激勵創始人的,如果不分股份,人家也不會給你白打工。
就說高通,將來的路子也是要上市,老美和不少的中國人不一樣,老美是喜歡上市,等待企業上市以後進行套現的,以獲取不菲的盈利。
公司的創始人和股東也是一樣,股價有波動,股東可以選擇更好的時機套現。
也有人喜歡捂著,比如老乾媽華為這類的。
也有喜歡套現的,比如樂視的賈造車在2015年大牛市中套現120多億,小馬哥歷年來先後套現過40次,套現資金200多億港幣。
所以,蘇辰的打算是控制美國幾家上市公司,捂著香港的盤子不上市。
因為控制美國的上市公司利於兼併資源。
在整個資本市場中,公司之間兼併重組的事情經常出現,對於收購方來說,進一步增強自己的競爭力和業務能力。
對於被收購方來說,可以擺脫原來虧損的局面,還能在資本市場中續存。
同時,這種情況,也會受到眾多大資金的關注,推動整個公司股價的走強。
只要他持續吃下公司的股份,牢牢控制住大股東的地位和決策權,那麼上市對他的影響並不算大。
想要全部私有化,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美國人都特別現實,人家開公司就是為了賺錢和地位,你光給人家錢,有的人還不要。
再一個,要是跟這幫老美說:咱不是為了賺錢,是為了造福人類,估計美國人把他砍了的心都有。
還是那句話,要想馬兒跑,你就要給馬兒吃草,要是想要獨享公司的財富,那不現實。
不上市的公司,蛋糕就那麼大,股東太多的話,能分的沒多少,還不如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大。
所以,高通與思科將來的路子還是要上市。
“只是聽說過這個名字,但不認識。”蘇辰問道,“難道瓦倫丁來找過你?”
柏妮絲說道:“是的,瓦倫丁來找我,表示對思科很感興趣,希望能與我們一起投資這家公司,不過被我拒絕了。”
“那麼摩格里奇你請到公司來了嗎?”蘇辰又問道。
柏妮絲點頭:“是的,他確實很有能力,給出了很多具有建設性的主意,我認為思科在他的手裡會發展得很好,不過才來一段時間,就與兩位創始人發生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