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什麼?”蘇辰問道。
何小姐道:“你不是說不想讓許社長撈政績嗎,你現在再捐款,他會不會當著政績去邀功?”
“他已經是秋後的螞蚱。”蘇辰搖搖頭,“沒什麼值得擔心的。”
雖然大家不知道他這句話裡啥意思,不過看蘇老師似乎並不擔心的樣子,也就沒有放在心上。
次日,盛世控股女總裁,股市狙擊女神唐婉茹宣佈對內地的亞運盛典捐助一億港幣,同時表示將會組織一場義演,提升民族凝聚力。
這個訊息可把許社長樂壞了,一整天臉上都是掛著笑容。
本來昨晚聽說蘇辰是裝醉之後,他以為自己的政績要跑,但沒想到盛世這個時候居然直接捐款一億港幣。
蘇辰之所以要做這個決定,是因為意義非凡,而且領導層早就想把許社長擼下來,要不是他手裡握著一點富豪們的交情,估計早就下臺。
所以,即便許社長拿著這個去京城邀功,領導們也不會給他政績加上一筆。
唐婉茹剛宣佈這個訊息沒多久,何先生也宣佈捐助亞運會的事情。
眼看著香港已經沒有什麼事情值得自己關注的,蘇辰準備去深圳走一走。
因為他已經很久都沒去深圳。
交代了下事情,就準備啟程。
臨行前,習慣買了一份報紙看,發現上面刊登一則新聞。
尼古拉同志去世。
亂哄哄的搞了一段時間,早就內定好的李某人才穩住局面。
而此時,首批返大陸的臺灣老兵,也已經啟程轉香港飛往內地,開啟兩岸公開的民間交流。
李某人為了贏得更多人的支援,選擇在政治上進一步開放。
這也加速不少臺商進入內地投資。
從去年9月份尼古拉開放大陸探親,不少臺商就紛紛踏入內地。
比如郭臺銘。
臺灣的發展讓郭臺銘有了根基,美國的訂單讓郭臺銘變得強大,而真正讓郭臺銘走向輝煌的是祖國大陸。
在現在的深圳,像郭臺銘這樣的臺商是非常受歡迎的。
1988年在後來被稱為“臺商元年”,臺商在大陸投資建廠的大幕由此拉開。
這是一座對資本和工業無比飢渴的城市,而深圳的廉價土地和勞動力,也成為臺商們的新機遇。
同一工種,臺灣工人的薪資當時是內地5倍左右,於是,大量勞動密集型企業湧向深圳,以生產塑膠製品、電子元件、運動鞋、服裝等為主。
郭臺銘到深圳後,看上寶安西鄉一處廠房,但這座廠房地處窮鄉僻壤,很多員工滿懷期待而來,滿含熱淚而走。
每個人都問自己:這麼爛的地方,比農村還農村,為什麼要來?
在19881992年這段時間裡,已經熄滅幾十年的中國資本市場復燃,財富的大門短暫地向擁有靈敏嗅覺的人敞開,又迅速關上,把後知後覺的大眾攔在門外。
1988年,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是搶購生活用品的一年;對於冒險者來說,是覓得發財奧秘的一年;對於手眼通天的倒爺階層來說,這是暴富的一年。
在這一年,全國商品價差、貸款利差和外匯匯差共計3500億,其中70%流入倒爺們的私人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