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
“我們想拍《三國演義》,到時候鳳凰臺能不能提供演員?”戴臨風說道,“前不久,我就制定將名著《三國演義》也搬上熒屏的計劃,並定下改編三國的方案。
但沒想到,又傳出福建電視臺、電影藝術家孫道臨、乃至日本影視界都預備拍《三國》的訊息,只好中止拍攝計劃。
不過可能也要重新開拍,到時候你能不能幫我請幾個香港演員過來?”
現在合拍都是請演員,覺得高大上,而且還是三四層樓那麼高。
蘇老師搖頭:“不要請香港演員,多難侍候啊,語言不通不說,到時候待遇你要怎麼安排?跟《火燒圓明園》那樣?兩地演員待遇不同?”
“不怕您笑話,雖然我有一大批的演員,但他們只是在我面前對我恭敬,真要到了咱們這邊,人就是大爺,請他們是花錢找罪受。”
“等到你們開拍的時候,我會提供技術支援,什麼帝王將相咱們可以拍好,但是戰場廝殺,不是我看不起咱們自家的,論這方面的能力,還真就不如香港那邊。”
戴臨風一頭霧水,誰跟你自家的?
不過他也覺得這方面確實是不如香港那邊,楊婕都親自跑去香港取經,才拍得那麼好。
“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到時候真要開拍,我會跟你要人。”戴臨風道,“到時候還希望你多幫幫我們。”
蘇辰道:“放心,到時候我會親自挑選一波這種人才給你使喚,誰要是不聽話,你直接跟我說,我讓他滾蛋。”
“但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拍呢,現在這些人都叫囂著要拍。”戴臨風憂心忡忡。
蘇辰分析道:“像《三國演義》這樣氣魄宏大的作品,對拍攝方的氣魄和實力實在是一個極度嚴峻的考驗。
前後一個世紀的風雲變幻,400餘英雄人物的陸續登場,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神鬼莫測的權謀鬥爭,忠義與詭詐碰撞,文韜和武略競妍……
如此種種困難,都能讓這些家小業小的製作方望而卻步,但央視的底子在,到時候你找王扶凜導演擔任總導演。
再找5個國家級一流導演,比如蔡曉晴、張紹林、孫光明、張中一、沈好放這幾人,由他們擔任《群雄逐鹿》、《赤壁鏖戰》、《三足鼎立》、《南征北戰》、《三分歸一》五大分部導演。
而且我跟您說,這日本人最喜歡曹操,在前些日子的一次民意調查中,三國人物在日本的受歡迎排行榜,曹操排名第四。
可見日本對於梟雄和強權政治情有獨鍾,而曹操就是這樣的人,到時候說不定日本人肯定還想著,他們承擔全部拍攝費用,作為交換條件,曹操得由他們的演員出演……”
“我怎麼感覺跟聽天橋下算卦先生在跟我聊天似的?”戴臨風有些不相信,又道:“我們是因為揹負傳承的使命,懷著對文化的敬畏,要拍攝一部徹徹底底血統純的《三國演義》,哪能隨便找個日本人來演?”
“到時候缺錢跟我說。”蘇老師特闊氣,“我先跟你透一個數目。”
他豎起一根手指。
“一百萬?”戴臨風想了想,“一百萬好像也還行。”
“一億人民幣。”蘇辰搖頭,“就一百萬能拍出個啥啊?群演道具這些得要多少?光是吃喝拉撒這都是一大筆錢了,一個億肯定都不夠花。”
戴臨風差點沒站穩。
蘇辰接著道:“我也不要求別的,更不會像《紅樓夢》那樣,在片尾打上鳴謝的字樣,只想能夠把這麼一部宏大的作品拍出來,讓那些人看看,央視當仁不讓,捨我其誰的霸氣!”
“到時候看吧,說不定那些人真的要拍呢。”
儘管給灌了一桶雞湯,但戴臨風心裡特沒底。
走的時候都有些胡思亂想。
一億都不夠,這還能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