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從1980開始> 第744章 陰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44章 陰影 (1 / 3)

華資再一次以強悍的姿態戰勝在香港盤踞多年的英資,即便是港英政府大力扶持的國泰,也完全經不起這摧枯拉朽般的攻擊。

沒人知道盛世到底動用了多少億港幣,而作為施雅懷家族老鄉的滙豐銀行,在這一次的狙擊戰中,也提供海量的資金給施雅懷家族。

只可惜這些資金都是泥牛入海。

這兩次強勢的收購行動,再次讓盛世聲名大噪,令商界同行為之矚目。

在香港如此龐大的收購案並不是沒有。

在李黃瓜與船王收購和記與會德豐之前,怡和、置地、和記就已經相繼有意收購會德豐。

同時,市場亦盛傳香港太古、英之傑集團、南洋幫財團以及華資公司均有意問鼎,一時間沸沸揚揚。

即使僅從商業買賣的角度看,這在當時亦是一宗龐大而複雜的交易。

面對來勢洶洶的幾大財團,會徳豐左右為難,遂諮詢財務顧問獲多利的意見。

獲多利表示,和記國際及怡和公司所經營的業務,與會德豐的相當近似,如果把具體詳盡的資料提供給它們,對會徳豐業務將造成損害。

於是,會德豐拒絕向和記及怡和提供資料。

有關兼併收購遂僵持不下。

1976年12月4日,怡和、置地與會德半達成協議,如果十日內無法就有關收購合併達成協議,上述收購計劃便告吹。

十天後,和記及置地相繼宣佈退出,一場預期激烈精彩的收購戰戛然而止。

不過,怡和、置地對於這次收購功敗垂成耿耿於懷,並有意伺機捲土重來。

1980年9月5日,怡和為保衛對置地的控制權,展開策略性行動,將手中所持有物業、股票交換置地的股份。

其中,就包括330萬股會德豐A股,大約相當於會德豐總資本的11.8%,即7.4%的投票權。

這時,會德豐董事局才大吃一驚,發現事隔五年,怡和系實際上仍沒有放棄有關收購會德豐的計劃。

事實上,如果會德豐董事局無意放棄,外人是很難奪取該公司的控制權的。

只可惜,早在70年代初,會德豐董事局鑑於60年代以來多次利用供股集資或發行新股收購其他公司。

已逐漸喪失對會德半的控制權,遂決定發行B股予以保衛。

這個法子也行之有效,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收購戰風起雲湧,但卻沒有人去打會德豐主意的主要原因。

然而,“B股堡壘”亦非牢不可破。

任何外界財團只要取得足夠股權,便可建議召開特別股東大會,透過取消B股的特權,控制權就會立即落入持有大量A股的投資者手中。

施雅懷家族便像當年的會德豐董事局一樣,在不斷割肉的困境下,又等不來救援,他們只能放棄對公司的控制權。

之前吃下的怡和到現在盛世都沒消化完,現在又一口吃下太古。

往後一段時間內,盛世完全就暫時不需要再向外部擴張,光是消化完這家百年企業,就要撐壞盛世的胃。

這則具有爆炸性的財經訊息,迅速透過香港媒體向全世界擴散,世界知名媒體紛紛引用相關報道,從各自的角度進行解讀。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