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9月11日的單日下跌更是創出1962年5月28日以來的最大跌幅。
幾個月後,即1987年1月23日,單日的猛烈下跌又發生在美國的股票市場。
當天的下午1點30分到3點之間,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先是猛跌115點,隨後上升60點。
如此大的升跌在數小時的股票走勢圖裡,也顯得十分不尋常。
可是人們談論的最多的並不是諸如“恐懼”、“下跌”、“股災”這類詞彙,使用得最多的是“電腦程式交易”、“獲利”、“瘋狂”這類的詞彙。
這裡是盛世的總指揮部,每一個人都是久負盛名的操盤手。
由於準備工作充足,才能在香港聯交所取得勢如破竹的進展,擋者披靡。
面對太古的宣佈,蘇辰並沒有任何驚訝,要是太古集團不拿出點準備,那才讓人感覺到驚訝。
開盤後,太古股份在昨天飆漲的基礎上,再次一路向上突破。
股價從58港元開始,便像脫韁的野馬,被洶湧而出的買盤託著一路上行,很快突破80港元,100港元,120港元。
戰鬥再次進入膠合狀態,在太古三十億港幣的反收購下,截止中午收盤時,太古股份達到140.3港元每股。
如此飆漲的速度讓市場交易一片火熱,半天換手率高達57%,成交150多億港元。
施雅迪紅著眼睛,頂著壓力,想要抵擋住盛世的進攻。
下午開盤後,太古股份依然保持強勢震盪上行的態勢,頂著大筆賣單頑強創出新高,最高曾觸及每股165港元高點。
而此前的太古股份也就是在三四十港元之間徘徊,從今早開盤價的58元港幣,直線飆漲高達284.48%,市場陷入一片狂歡之中。
多空雙陷入激烈博弈,不斷有大筆賣單掛出,動輒百萬股計,很快便消失在狂熱的買盤中。
今天的戰鬥都是你來我往,一直等到下午收盤的時候,太古集團籌集的30億港元,便已消耗殆盡。
盛世丟掉了太古股份第一股東的位置,股權從38.5%跌到33%。
下午差不多六點鐘的時候,盛世發出公告。
表明要對國泰發起全面收購要約,這個訊息傳來,儘管大家都早有準備,但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麼快。
全面收購,就是要把國泰私有化。
這種招數盛世用得無比嫻熟,接下來,就是要約收購定價的問題。
這個價格在監管機構制定的規則基礎上主要由盛世自己確定,畢竟買賣雙方是市場化行為。
當然,這個價格肯定是比現價要高一些的,否則施雅懷家族瘋了,才要做慈善事業折價賣給盛世。
就算英國人不想讓盛世這麼順利收購國泰,但也只能從監管機構的規則中尋找漏洞,堵死盛世的收購要約。
而且盛世發起的這個全面收購要約,是被動觸發的。
因為盛世已經持有國泰超過30%的股權,如果想繼續收購該公司股份的話,且股份超過5%,那就只能透過要約收購的方式。
這個規則的存在,讓那些想悶聲發大財的人被官老爺一下子就給堵住。
如果一個上市公司經營業績正常,管理團隊穩定、優秀。
這是所有人皆大歡喜的局面,可如果突然來了一個人,就因為有錢,就把這個公司任性買下來,更改公司目標方向,更換管理團隊。
而這些方向、這些團隊對於老的投資人來說,完全未知,這樣就嚴重損害其他股東的知情權。
恰好盛世就是這樣的,瘋狂私有化讓每一家被他們染指的企業極為憎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