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蘇老師收購了英國四大結算銀行之一的米特蘭銀行。
恰好這和滙豐撞到一塊兒。
因為滙豐進軍歐洲的目標同樣也是這家銀行。
70年代至80年代,米特蘭亦和其他西方大銀行一樣,致力於擴充套件國際業務。
特別是熱衷於墨酉哥、巴西等發展中國家的大量貸款,造成大筆壞賬,損失高達24億美元。
到80年代中期,米特蘭銀行又進軍美國,收購加州Crocker銀行,結果又受地產崩潰的拖累,虧損大約36億美元,被迫撤離美國。
此時的米特蘭銀行正陷入重重困難之中。
然而,米特蘭銀行畢竟是四大結算銀行之一,以資產值計排名第三,以分行數目計排名第四。
它的總部設在倫敦,在英國擁有2100家分行,在德國、法國、瑞士等歐洲國家亦擁有龐大的業務網路。
收購米特蘭,無疑將大大加強民生銀行在歐洲的基礎,以完成蘇老師夢寐以求的“三腳凳''戰略部署。
這個‘三腳凳’部署便是以香港為中心,輻射亞洲地區,而蘇聯同樣也有自己的銀行,現在就缺歐美國家沒發展。
米特蘭銀行現在的困境為民生銀行進軍歐洲提供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恰好英國政府對外資收購英國銀行的態度正出現鬆動跡象,蘇老師及時抓住這個歷史性良機。
從今年一月份開始,盛世就斥資3.83億英鎊,約56億港元。
以每股430便士的高價購入米特蘭銀行14.9%股權,而此時米特蘭的股價為每股350便士,溢價90%。
並委派兩名董事加入米特蘭銀行董事局,在收購米特蘭銀行的征途中邁出最重要的一步。
同時兩家銀行並達成協議,民生在未來三年內不能改變其持有的米特蘭銀行的股權,而其收購的最後完成價,則以米特蘭銀行當年的資產淨值為準。
早在沈弼還在滙豐銀行工作的時候,就打算進軍歐洲。
只不過滙豐銀行在收購蘇格蘭皇家銀行時,可以說是功虧一簧,鎩羽而歸。
因為蘇格蘭皇家銀行是蘇格蘭結算銀行之首、全英第五大結算銀行。
民族意識濃厚的蘇格蘭人自然是不願他們最大的銀行的控制權轉移到倫敦,更遑論香港。
儘管進軍歐洲的旅途荊棘滿布,但滙豐並沒有就此止步。
1984年,滙豐收購以倫敦為基地的證券公司詹金寶93.9%股權,1986年再出手收購詹金寶,成功在英國建立一個據點。
滙豐曾仔細研究約30家歐洲銀行的收購可行性,不過,這些銀行不是收購價格過於高昂,就是業務基礎過於狹窄,均不合滙豐之意。
於是很巧,也盯上了米特蘭銀行。
結果卻發現盛世居然又搶先一步!
浦偉士瞬間感覺盛世這家公司怎麼這麼過分,居然老是不聲不響就搞事情。
終於,浦偉士忍無可忍,利用劉欒雄與嘉道理家族混戰的事情為由頭,對盛世發起兩波來勢洶洶的攻擊。
第一波攻擊,讓港府對盛世展開調查。
調查啥?
反正人家也不要調查啥,就算是廉政公署啥的來公司進駐,調查三五個月的,都能把盛世搞得疲以應對。
第二波,連同香港的其他英資展開對盛世旗下公司發起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