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旗下的尖峰科技釋出JF01程控機。
雖然工礦企業、酒店賓館乃至政府部門,都會購買適合的交換機,可現在做這玩意的人不少,尖峰科技又不是獨一份。
本來還以為盛世要搞出什麼轟轟烈烈的事情,擔驚受怕一夜之後,居然只是搞出一個交換機。
這交換機似乎也沒什麼了不的。
不說香港,就說幾年後的北京中關村,曾出現過一個風雲人物叫許瑞洪。
他有個公司叫華科公司,這個人腦子特別活,說:“外國不向我們出口,我們自己幹!”
他將進口元件搬進暑期學校的空教室,找一幫大學生給他組裝機器,他簡單一培訓,學生們就會了。
生產許可證?
對不起,沒有!
組裝完的交換機上貼個標籤“華科100”,居然供不應求,可見當時市場需求有多麼大。
一個暑假,許瑞洪主持裝了500臺連線到120個終端裝置的120臺小使用者交換機。
每臺成本多少錢?
2萬元。
賣多少錢?
7.5萬元。
一個暑假賺多少錢?
2000多萬!
所以,這對於不少人來說,就是個沒有技術含量的活兒。
於是尖峰科技釋出的交換機只是被大家唸了一嘴兒,就拋之腦後。
不少人蒙圈,難道盛世不搞房地產,跑去折騰這種東西?
這個訊息倒是讓房地產的巨頭們都鬆了口氣,只要那個瘋子不折騰房地產,一切都好說,他愛幹什麼就去幹什麼。
畢竟香港的房地產就只有那麼一丁點,要是盛世憑藉置地公司,絕對能夠搞得房地產行業動盪。
……
蘇辰不管外人是怎麼想的,他也沒時間去研究這些人的想法。
另外交換機的事情,他都沒有想讓人去深入研究,因為研究這種東西要花費無數的時間和財力,併購才是可行之道。
搞研究折騰人,尖峰科技那十幾號人就先養著吧,又花不了多少錢。
簡單點說,就是投入產出不成正比。
蘇辰不會把自己從本來的優勢位拉到一個並不熟悉,競爭激烈,投入巨大,產出未知,未來未知,轉型困難的產業裡。
薛瑜的舅舅趙老師曾經提到過:天下沒有一個人能夠賺得完的錢。
若是將來有人研究出更厲害的交換機,那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性。
賺了錢,能投資就投資,能控股就控股,和李黃瓜一樣,到處投資,讓業務涉及港口、基建、零售業、動力、電訊、地產等。
完全沒必要自己去投資研究,盛世現在又不是必須要靠這個交換機來賺錢。
如同李黃瓜就不會自己投資錢去研究電視機或者是網路那些。
在香港的事情已經處理得差不多,蘇辰準備返回北京。
因為和布萊恩約定的時間也要到了。
“這邊有沒有什麼要叮囑我的?”唐婉茹和周蕙敏一邊幫忙收拾行李,一邊問道。
蘇老師想了想,“暫時沒有什麼要叮囑的,公司就按照我們之前制定的那樣,以穩固為主,你負責香港的這些業務,提防那些搞房地產的人包圍我們就好。”
“我知道。”唐婉茹點頭,“不過置地之前有的那些地盤,該開發的我們還是要開發,要不然就爛在手裡了。”
“對,這個你掌控就行。”蘇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