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宴會的地方設在國貿大廈,這是蘇辰的主意,既然要宴請,那就把場面搞大一點。
能夠讓人感覺到隆重,也顯得比較夠份量。
如果是設立在街頭小店,那真的是一點都不合適。
事實上,這種宴會由招商局來請是最合適的,不過現在也沒辦法講究那麼多。
到了地方後,蘇辰也跟著認真檢查一番,確認沒有任何問題,才準備在門口等著迎接客人。
盛世在深圳的名頭很響亮,幾乎是僅次於招商局。
收到請帖的那些人,雖然有些驚訝,不過並沒有推辭掉,大家也都想知道盛世這次要做什麼。
第一個先過來的是袁領導,這位奠定深圳發展的大佬,在深圳很多專案上都露過面。
不過這是他第一次見到盛世的董事長。
一直以來,袁領導都想見到盛世的董事長,只是沒有機會,直到今天,他才見到這位一直存在神秘之中的董事長。
幾乎和所有人一樣,見到蘇辰的第一面就是感覺很年輕。
簡直就是年輕的不像話,怎麼看都像是大學生,而且是老三屆的那種。
老三屆指的是在19661968年三年中畢業的初、高中生。這個名詞產生於中國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它是當年生活在中國城鎮的,絕大多數中學生的簡稱。
這批人歷經磨難和艱辛,承受身體上精神上的巨大壓力,帶著一顆滿目創傷的心,在十年中陸續返城。
返城後的他們在城市中處於最底層。他們中大多數找不到好的工作,甚至找不到好的物件。
他們歲數大、工資低、沒有住房,有的還有“孽債”。
像一批被棄兒,他們茫然,不知道如何在這個世界上立足!
到了到了1977年,“老三屆”們居然還有一次憑自己的本事去考試上學的機會。
這一訊息對當時尤其是老三屆中的優秀人群來說,就像是沉悶多年土地上的一聲驚雷。
他們歡呼,奔走相告,把積塵多年的書本找出來,靜靜地讀……
當時的老三屆中的大多數都帶著嬰幼兒,有的正在孕期或生產期中,就蘇辰高考時親眼所見,和他同考場的人中就有7、8個月的孕婦、頭上纏著布條18天的產婦等等各種各樣的。
“老三屆”中大約可以分三個階層:
第一個階層是有門路的人,這群人家有靠山(有的是自己尋找的,他們可以憑關係進中專、大學、參軍、出國,當然有些是所謂“推薦”的,但裡面的內容甚廣。
第二階層,是中間階層,是大多數,他們的智商、情商一般,沒有關係,沒有後門,苦苦等待“政策”的降臨。
如上海1978年知青返城風,基本上都回到上海,而目前社會上一大批無業人員中這一階層的人佔了很大的比例,因為他們年齡大,又缺少文化知識。
第三階層是“老三屆”中的優秀人群,他們在校是出類拔萃的學生,他們的智商、情商都超過前二類人,也就是說,一有機會他們便會“蠢蠢欲動”。
當然1977、1978年恢復高考,他們中的大多數都佔領大學的位置。
但偏偏就是這麼一個年輕人,就在深圳的發展中起了不少作用。
“袁領導,您好。”蘇辰迎上去,一臉陽光的笑容:“沒想到您是第一個過來,很高興見到您。”
袁領導和他握手:“果然是英雄少年,真讓我忍不住感慨年輕真好,我們這應該是第一次見面吧?”
“對。”蘇辰笑著道,“以前忙,也沒時間拜訪您和諸位領導,所以一直沒見過,今天就斗膽邀請您和一起在為深圳發展做貢獻的,各個領域的前輩一起聚聚,簡單吃個飯,大家一起交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