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要去參加布萊恩的婚禮,而且是作為伴郎出行。
老實說,活了兩輩子,都沒做過伴郎,這還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回。
畢竟不管是倫敦還是巴爾的摩那邊,他都沒精力,也沒時間跟進。
現在可不是人手好幾部手機的時代,有時候他去上課了,家裡來電話都不知道,就算是有留言,但他回電話的時候,說不定那邊又不在電話旁。
所以,他只能把精力放在眼前的這個事情上。
禮服布萊恩早已有準備,而且還請了裁縫給蘇辰三人量尺寸,據說是波士頓有名的裁縫。
本來布萊恩是預定的8號,但時間突然更改,也不知道什麼原因,改到了15號,如果是按照原計劃的話,蘇辰是絕對趕不上,因為那會兒他還在夏威夷的遊輪上。
他正操心在布萊恩的單身派對上要搞什麼事情,讓這個小夥子有個難忘的回憶時。
比利來看他。
一見面,就道:“夥計,你知道布萊恩為什麼要更改時期不?”
“為什麼?該不會是因為我吧?”蘇辰問道。
比利呆呆地看了他兩眼:“老實說,雖然你和布萊恩的交情不淺,但還沒有到能讓布萊恩更改結婚日期的地步,之所以更改日期,是因為他們家遇到了一點事情,所以不得不更改日期。”
“原來是這樣,我還以為是因為我在夏威夷的原因。”蘇辰道。
比利一臉鄙夷:“夥計,不如我們還是商量一下,布萊恩的單身派對上要搞什麼事情。”
“要不,你睡了他?”蘇辰眨了眨眼睛。
比利瞬間不想和蘇辰說話。
艾薇兒和米蘭達一下午就被Lisa請過去,伴娘團估計也要弄點什麼東西,所以家裡就只有蘇辰在,現在倒能和比利開玩笑。
“走,我帶你去見幾個人,夥計,你不能一直躲在家裡,還記得我和你說的不?你要多出去走走。”比利攬著蘇辰的肩膀:“我們去和夥計們商量,統一一下意見。”
當即,兩人就出門,去找人商量。
在外面商量完畢,蘇辰又返回後灣,米蘭達和艾薇兒也回來。
稍微洗漱,就直接睡覺。
時間來到了布萊恩結婚的前一天,也就是11月14號早上。
星期三,不過蘇辰沒有去上課。
因為今天晚上要給布萊恩一個難忘的單身派對,所以得一大早的就去準備。
Lisa那邊也有單身派對,艾薇兒和米蘭達也一大早就出門。
……
而萬里之外的京城,薛瑜才剛剛下班,雖然傳媒的事情是有了點眉目,但沒那麼快搞得定。
因為現在好些人都辭職下海,工作量有點大,有時候要到很晚都才能下班。
1984年,從大領導肯定南方的成果後,‘下海’這個詞兒就經常被人提起。
事實上,新中國成立後,共有3次下海經商浪潮,分別發生在1984年、1987年和1993年。
然而1984年的這一撥,多數是靠繼承海外遺產、留洋打工、倒騰緊缺商品、甚至包括部分靠辛勤勞動先‘富’起來的人群,也就是銀行賬戶上存有十幾二十萬的人群,俗稱‘食利階層’。
看到這些人過著悠閒、富足的生活,成為現在社會羨慕的物件,也導致很多單位人心躁動,都想著下海賺錢。
在當今這個年代,最受歡迎的職業排序依次是:計程車司機、個體戶、廚師等等,最後才是科學家、醫生、教師。
“修大腦的不如剃頭的”、“搞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是現在社會的真實寫照。
不過,1984年的經商潮灰色經濟的特點忒濃,最終被國家整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