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人心沒有滿足的,面對著被大吳商品衝擊的愈發狹小的殖民地市場。
大吳商人賺取得到的利益也越發的少,他們可不會滿足。
聰明的他們開始有意的挑起戰爭,想著發戰爭財,出手軍火……進一步的榨取這些殖民地的財富。
簡單的拿扶桑的瀛國和朝鮮之地的高麗國舉例吧,這兩國名義上都是屬於大吳的附屬國,兩國的國王都姓王,乃是王猛的子孫。
但是這種王室天生就受到中央皇室的猜忌,兩國國王手中的力量很少,遠遠不如那些移民過來的資本商人以及一切殘存下來的本土貴族、領主,更像是傀儡一般。
這些商人先是讓這些本土的領主不斷的擴張實力,侵佔領地,挑起內部領主彼此的戰爭。
然後開始瘋狂的貿易軍火,隨著大量軍火流入,進一步的導致戰爭烈度升級。
兩國戰爭傷亡人數不斷提高,領主們更加殘酷的盤剝百姓。
打仗就是這樣,錢糧消耗巨大,必須從農民身上盤剝。
當領主出現嚴重財政危機,又外部形勢惡劣的時候,那就是真的不管農民死活,連最後一點口糧都要搶走。
整村整村的農民餓死,並非什麼稀罕的事情。
有些領地,所有的少女都被領主抓走,集體賣給大吳商賈,送去大吳或南洋當娼妓賺錢。
活著還算是好的,絕大多數百姓衣不蔽體,到了冬天都穿麻布,窩在家裡就那樣等死,因為根本沒錢購買日用品。
尤其是面對戰爭,
這些老百姓能怎麼辦?
打仗會死人,但是不打仗同樣會餓死。
餓起來甚至互相捕食人肉,荒野山林到處都能看到人頭骨。
這兩國到底有多慘?
寧為太平犬絕對不是謠言!
足足百年!
從大吳七世皇帝到如今,瀛國和高麗國兩國之中都是爆發了足足百年的戰爭。
這百年之中,一種極端的武士道精神開始誕生。
甚至是因為連年不斷的戰爭,兩國的武士道精神也算是有了根基,不打仗就會餓死成為主流,就這樣戰爭好像永遠沒有盡頭一般。
說起來,此時的那些大吳商人也開始後悔起來,因為軍火財越賺越少。
隨著武士道的誕生,不怕死的軍人越來越多,一些貧窮的領主打仗,甚至全部靠消耗人口,畢竟人比軍火便宜。
軍火越賺越少也就罷了,隨著連年不斷的戰爭,他們的商品也更是難以賣出去。
因為這些百姓連買糧食的錢都沒有,手中更是沒有錢買其餘的商品了。
原來的商品市場更是隨著連年不斷的戰爭進一步崩潰。
如此一來,這些這些殖民地算的上是崩潰了。
相較而言,歐洲、美洲等遙遠地方的殖民地的日子卻是要好過不少,距離中原越遠,中原的管束力也越低,自主性越來越強。
地方的王室力量在不斷的積累之中,甚至是有實力和中原的遠征軍扳一扳手腕。
還是說瀛國,連年不斷的戰爭,受益者不多,但是瀛國王室絕對是其中之一,領主們連年征戰,但是對於王室卻是秋毫無犯,畢竟這王室象徵著的是大吳的顏面。